top of page

​治療方法

常見的情緒病只要得到適當治療,絕大部份患者都可以康復的。而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兩方面。如兩種治療能同時配合,可讓患者得到全面性的治療,更有效地治療情緒病。

心理治療/輔導

心理治療或輔導是一個解決情緒問題的歷程,由專業人士包括臨床心理學家、心理輔導員、心理治療師及社工等提供,協助情緒受困擾的人士最終獲得更完滿的個人生活。

輔導的過程包括:清晰界定問題,然後藉著探討個人思想、感受的過程,體驗及明白問題或困難的源頭,進一步幫助建立新的應對技巧,以及對人對己的正面而健康的態度。

心理治療師或輔導員利用不同的心理治療理論來指導他們的個案分析和治療計劃。 讓他們了解患者及其問題並製定解決方案。

心理治療的方法分為五大類:

1. 精神分析和心理動力學療法

2. 行為療法

3. 認知行為療法

4. 人本療法

5. 綜合治療或整體治療

 

心理治療及輔導常見的疑問

 

Q1: 心理治理和跟普通朋友“傾偈”有沒有分別呢?

 

心理治療師/ 輔導員會先與患者建立互信的關係,然後有系統地協助當事人找出情緒困擾的核心問題及根源,並會與當事人計劃改善問題的方法及步驟。面談的時間通常為每節45分鐘,初期會安排較頻密,如每週一次,當情況有改善,會按當事人的情況及需要調節約見的次數及期限。所以輔導面談或心理治療跟與朋友“傾偈”有專業和業餘的極大分別。

 

Q2: 心理治療並沒有科學根據?


事實上,心理治療所涉及的理論都有科學的研究根據,例如認知行為治療是有大量研究顯示,與藥物治療同樣有效地治療情緒病所引致的身體和情緒症狀。

 

Q3: 心理變態的人才需要見臨床心理學家?


其實香港平均每5個人之中,就有1個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病,情況就如傷風感冒般普遍。情緒的起伏或困擾是每一個人都會遇過,分別只是程度的深淺和持續時間的長短,當這些情緒困優維持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及困擾的程度已經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甚至達到不能自控的地步,就需要找別人協助,而尋找適當的專家協助,是對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接受心理治療絕對不代表心理變態。

 

Q4: 是否要接受長期(其至沒有終結)的療程?


治療的期限是因人而定的,但大部份情緒病患者在接受了8-16節的心理治療後,情況已會有明顯的改善。

藥物治療

 

醫學的研究指出情緒病與腦部的化學傳遞物質(例如血清素、腦腎上腺素)功能失衡有關,長期抑鬱效果和皮質素的上昇,更會引至顳部腦細胞減少和萎縮。

所以藥物治療的原理是透過回復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功能的平衡,以紓患者的情緒困擾,及因情緒問題而引發的身體病徵,並且防範腦細胞減少和萎縮,最後令腦袋產生新細胞和新平衡。

自六零年代開始有有效的藥物治療,而新一代的情緒病調節藥物已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但對治療情緒病有很明顯的功效。

 

Q1: 食藥會唔會上癮?


情緒調節劑並不屬於被誤用的鎮靜劑,所以不會引致「上癮」問題。


因為身體(包括腦部)機能失調引致的情緒病,其實就如高血壓、糖尿病相似,需要服用一段較長的時間去協助身體維持機能有效地運作。服用藥物的份量及時間長短是因人而定的,經過一段療程後,醫生會評估病人的進展,部分病人的藥物份量可以減少,甚至可以停藥。

 

Q2: 藥物會產生副作用?

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有些副作用因人而異。新一代情緒調節劑/抗抑鬱劑所產生的副作用,大致相比起舊式抗抑鬱藥少,而且也相對地輕微、短暫及較易接受。因而甚至體弱多病的老人,也比以前容易得到藥物治療抑鬱的好處。

 

Q3: 嚴重的病患者才需要藥物治療?


其實病情不論輕重,都應向專業人士查詢意見,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重性抑鬱症也可以再細分為比較輕微和比較嚴重的種類,該病症能困擾病者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猶其是當患者得不到及早的治療。

 

Q4: 鎮靜劑不是更有效嗎? 


鎮靜劑多數不能有效幫助抑鬱症的抑鬱核心問題,但可以幫助失眠和焦慮的常見同時病徵,長期單一使用鎮靜劑會有機會引致藥物失效及上癮,嚴重的抑鬱症可因為得不到有效幫助而情況變壞和產生如自毀,自殺的危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