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有理 清空情緒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 臨床心理學家 王藹慈博士
去年12月在台灣舉行的國際發呆大賽,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奪冠,事件廣獲媒體報導,及後電視時事節目也探討「發呆」。可見常被譏為虛耗時間、一無是處的「發哣」行為,也有被探究的價值。的確,由隨意發呆到藉專注來淨化思緒的練習,對紓緩情緒及減壓均有裨益,且已獲科研印證。
「忙、好忙!」清兵心口有「勇」字,都市人則有「忙」字,公私務千頭萬緒,壓力沉重,加上全天候應用數碼產品,腦部不停運作,負荷有增無減。思維與情緒環環相扣,當腦部負荷加重,易衍生負面情緒。
經過一天勞動,人需要睡眠休息,腦部亦然。適當地發一發呆,放下思緒雜念,讓腦部放空,等同休息。腦部從而騰出更多空間,裝載新的內容,教人煥然一新。
不同層次的發呆
發呆只是綜合名詞,尚可由淺至深細分,層次雖有別,但各有優點:
發吽哣: 當極度集中精神做事,偶或大腦閉塞,呆滯片刻,稍作鬆弛,讓腦部竭息。
發白日夢: 抽離眼前的工作、疑難,進入怡然的想像天地,能緩和繃緊的狀態。
從較高層次理解, 靜觀( mindfulness) 、冥想 (meditation)等帶領人進入專注狀態的練習,都可視作發 呆,但屬於較有系統的模式,讓精神獲得深層的紓緩。近20年 學術界對靜觀做了不少研究,結果相當正面。全球各地包括香 港,靜觀已被用作紓緩壓力的方法之一。
靜心觀照 增覺察力
靜觀,較表面的解釋是觀察自己的身心;當事人通過練習,進入專注的狀態,從而清空腦內的雜念。都市人易分心,食而不知其味,老想着各種人事問題,覺察力薄弱;靜觀練習正聚焦培養覺察力。當人把心念集中,有意識地專注於此時此刻,不批評當下經驗,培育覺察力,讓我們從慣性的自動導航模式轉向自然存在模式;使自己不被念頭、散亂思緒牽引,讓身心回復平靜,我們便能更仔細地留意到身體是否經常繃緊、腦海常常被各種各樣念頭或想法牽引着、情緒起伏不由自主……。
靜觀練習驟聽玄妙,實非高不可攀,人人皆可實行。不少人修習時,最感困難是要放下雜念,不胡思亂想。有智者把亂竄的念頭比喻為瘋猴,要降服雖不易,卻非不可能,毋須刻意壓抑念頭、思想,只要專注於一點,便能視念頭如浮雲,由它飄來散退。修習者一般選擇專注於呼吸,心神集中到鼻下人中位置,覺察鼻息進出。偶或走神遊魂,不要緊,提醒自己回到當下的呼吸。持之以恆練習,便看到成效。
靜觀具療癒作用
1979年,Jon Kabat-Zinn在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創辦靜觀減壓課程,在西方引起很大的回響。早期靜觀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協助長期痛症患者,藉覺察緩解痛楚,收到良好的效果,繼而用到牛皮癬病人,以至情緒病患者。近年,靜 觀的應用範圍更廣及教育、育兒、輔助治療過度活躍者兒童等。
科研揭示緩和情緒
-
助應對壓力
曾經有一項研究對象為一組持續八周修習靜觀的人士,發現他們海馬體的灰質密度變厚,這個部分正是大腦中被認為是感情和記憶中心的部分,它亦和我們的自我內省及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有關,它意味着我們處理情感、記憶的能力提昇。
除此之外,研究亦發現,修習者腦部杏仁核有縮小的現象,杏仁核主管壓力處理,其縮小與壓力減少有關聯,換句話說,這代表修習者的壓力感減低。另外,修習者的前額葉皮質密度亦增加了,這個幫我們處理日常決定、集中力、覺察力的部位變厚,意味當事人在判斷力和處事能力上皆有所提升。總括而言,人的情緒、思維、工作效率均有改善。
-
覺察中釋懷
人的內心除了雜念縈繞外,還有被高低起伏變化不定的情緒、感覺影響令我們苦惱萬分。素有靜觀練習者,透過培養出覺察力,不僅能觀察負面情緒,明白它只是驟然變化的感覺,不被它牽着下沉,並懂得應對。像被人觸怒了,懂得在痛罵對方或離開現場稍作冷靜之間,作理性選擇,人便會被情緒牽引。同樣,由於我們的身心是相連的,身體亦會因情緒反應的產生,而導致各種狀況,例如壓力導致肌肉繃緊、痛楚;靜觀練習讓人覺察身體的不適信號,盡快加以調適。
-
進入潛意識
人有4種腦波。日間工作時,腦波屬Beta狀態,沉睡時則進入Delta,此狀態下並不會聯繫到潛意識。進行靜觀練習,腦波便進入Alpha狀態,當事人的身體處於一個極度放鬆的狀態,但腦部是非常清醒的,具有意識並且精神高度集中。這狀態既幫助人離開日常的紛擾忙亂,更讓人進入平日甚少機會接觸到的潛意識,藉此聯繫右腦管控的創意思維、靈感來源等的部分,並讓左右腦加以整合及促進。
減壓前提:決心、恆心
除了適度發呆,放空腦部,減 壓的方法還有運動、均衡飲食、找朋友傾訴等,但每每知易行難。
要踐行減壓活動,達至成效, 離不開四字真言──決心、恆心。 決心:要為情緒健康努力,必須有整全的作息規劃, 包括運動、社交、均衡飲食、鬆弛運動等,相輔相成,切忌失衡,像過度運動、消閒放鬆而致睡眠不足。恆心:要獲得效果,必須持續執行,別輕易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