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尋找快樂之源

訪問  心理學家  歷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榮譽助理教授  黃嘉茵小姐

近年,香港常被形容為怨氣滿盈,活得不快樂之聲此起彼落。何謂快樂?營役的都市人或信口說:「有錢咪快樂,冇錢就失落!」實情是否如此簡單?誰不想快樂!渴望得到快樂前,不妨問:何以會覺得不快樂?是否出現了負面思想、干擾?退一步看:以哪個標準界定快樂?是否懂得快樂之道?


快樂是抽象感覺,但面部肌肉能把它具像化,現出笑臉。簡單的一抹笑容,背後卻有千絲萬縷的底蘊,經一一拆解,撥開迷霧,才能豁然開朗。

快樂,是人擁有愉悅、良好感覺時的情緒反應。快樂之源是多方面的,像物質的擁有、心靈豐足、整全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快樂感覺的出現,因人而異,除個性外,或涉及地域、民族性。

地域文化影響快樂建構

中國人的待人處世態度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傳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頌揚顧全大局,不求個人利益。常謂「為善最樂」,成全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因此,中國人對快樂的概念,非?眼個人,而是廣及他人。


西方的思想根源於希臘文化,一般視快樂源於一個人能好好過活。希臘哲學家阿里士多德曾指出,當人能夠解答人生中眾多的困擾、疑問,明白其來龍去脈,就會有快樂。


東方哲學論離苦得樂。源自印度的佛教,其義理對東方文化影響深遠。佛家認為人歷經生老病死,總要受痛苦,可以藉修行離苦得樂;痛縱難避免,亦冀望能痛而不苦。人之所以不快樂,正因為苦,最苦莫過於「愛別離、求不得」。愛別離,指曾擁有的、喜愛的,現在失去了,故失落。求不得,指致力追求的東西,如華衣美服,得不到,亦會不快樂。佛家強調藉修行培養對天地萬物的憐憫心、感恩心,放下執?,一切隨遇而安,就會得到心靈的快樂。

內在的快樂更持久

從心理學的角度,快樂是思想和情感的狀況,反映人處於健康的狀態;倒過來,當人擁有健康的精神狀態,亦會快樂。心理學學者致力探究人快樂之源,早期的研究便歸納出三個原因:


1. 遇上非預期的正面事件,像得到橫財。
2. 與十分重視、珍惜的人重聚。
3. 獲別人欣賞、認同或接納。


另外有研究把快樂誘因概分為「外在」及「內在」兩個範疇:


外在:像坐擁財富、權勢,以至簡單如升職加薪等。
內在:源於內心而毋須他人評價,像與好友歡聚,從事遣興活動,如品茗。


建基於外在條件的快樂,並非恆久的快樂,而內在的快樂則長留心間。


不同層次的快樂源頭

需求得到滿足,便生起快樂感覺,但也有層次之別。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提出「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不同層次:


1. 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肉體最急迫的需要,如:如吃喝、空氣、睡眠,屬最低層次。
2. 安全需要(Safety Needs),也是較低層的需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生命威脅、身體健康以及擁有自己的財產,例如房屋。
3. 社交需要(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屬心靈、人際交往的需要,如友誼、愛情、獲別人接納、讚賞,則高一層。
4. 尊重需要(Esteem Needs),屬於較高層的需要,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涉及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亦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 自我實現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指追求積極而富意義的人生,通過努力及實踐而作出貢獻,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那種快樂屬更高層次,是一種衍生性需要,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馬斯洛在晚期時,提出超自我實現需要(Over Actualization needs)。 常謂「衣食足而知榮辱」,滿足身體基本需要不一定先行,部分人能超越約定俗成的想法,願為國家、民族作犧牲,體味眷顧他人而得到的快樂,位列更高層次。

020-021_edited.jpg

PERMA:5個快樂元素

近年,正向心理學提出了「PERMA」學說,當中包含構成快樂的5個元素:

P:Pleasure 開心
多指身體上的享受,如品嚐美酒佳餚。


E:Engagement 投入
享受具挑戰性的活動,達至忘我境界。像運動員經嚴格訓練後作賽,享受箇中的興奮。


R:Relationship 關係
譬如與家人、朋友、工作的關係,或與志同道合人士聚首。


M:Meaning 意義
在規律化的工作日程以外,不少人會思索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目標,產生許多「為何」的詰問,當找到答案,加以實踐,會是快樂的。


A:Accomplishment 成就
可以源自物質、心靈等多方面,像豐厚的財富、高薪厚職,或獲得別人認同;又或有過經歷,完成某件事而獲得成就感,都教人喜樂。


個性圓融  更感快樂

人本主義心理學派提出「Congruence」概念,即中國人說的圓融,它與快樂存在3方面的連繫:


1. 個人的思想、感受、行動,能夠表裡如一,不會口是心非、行為虛偽,會更感快樂。
2. 人際關係上,能做到有你有我,不會操控他人,也不受人壓迫,同時顧及環境。不管婚姻或團隊關係,做不到這點,往往導致傷痕累累。
3. 個人與世界的關係,即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體,這是最高層次。


人能夠圓融,享有心靈的快樂,體會到平安、喜悅,那並非源自外在條件,因此,縱一窮二白,仍能快樂自在,是真正的快樂。

022-023_edited.jpg
icon_hkcss.png

情緒支援熱線:​​ (+852) 2301 2303 (求助、預約及面談服務查詢)

捐款查詢:(+852) 3690 1000

一般查詢:(+852) 2947 8669

地址:

香港九龍新蒲崗五芳街10號新寶中心10樓1001-1003室

(鄰近港鐵鑽石山站)

慈善團體編號:​​91/7268

夥伴計劃: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4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