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情緒取向治療

Emotion Focused Therapy

帶你體驗自己的深層情緒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認證輔導員(香港專業輔導協會)  李慧嫺小姐

心理輔導的手法很多,除了不少人認識的認知行為治療外,情緒取向治療(Emotion Focused Therapy,簡稱EFT)亦是一種常用而被公認為治療效果顯著的手法。根據其理論,人的情緒會影響行為,但表面流露或察覺到的,往往並非內在的原生情緒,因此即使出現了問題,亦無從入手改善。


情緒取向治療正是通過專業的技巧,幫助案主深入自己的內在世界,認清和體驗最深層的情緒,讓他可以面對及疏理潛藏的情緒問題,從而作出改變;若案主屬夫妻或親子關係,更可幫助彼此重新建立情感連結,以協調出改善問題的解決方法。


究竟情緒取向治療怎樣幫助情緒受困擾者?今期我們邀請了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李慧嫺小姐為我們介紹。

 

問:究竟甚麼是情緒取向治療?

李:每個人都會因應外在情境而產生一些原始或核心的感覺,例如會因為被讚賞而開心,或因失去而難過,這些屬於適應性原始情緒(Adaptive Primary Emotions)。情緒本身有實際功用,就像GPS一樣,給我們很多訊息,即使聽起來負面的情緒如憤怒或恐懼等,只要我們能接觸到這些情緒,其實是可以幫我們看到自己的需要,從而作出行動,例如向他人求助,或尋找紓解的方法。


但有時候,這些原始情緒會被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所掩蓋,例如有些男士其實是患了抑鬱症,但卻以暴躁、憤怒等情緒宣泄出來,如果治療只停留在次級情緒的層面,便無法觸碰到他的原始情緒,幫他去面對自己真正的情緒問題。


情緒取向治療正是通過體驗式的過程,由治療師像同行者一樣,陪伴案主去回憶及重新體驗「此時此刻」(Moment by Moment)的情緒經歷,幫他去察覺及表達出來,令他了解自己的內在情緒,進而轉化,並引導他作出相應的思想和行動。


情緒取向治療源自西方人本取向的心理治療學派(Humanistic Therapies),再結合一些理論基礎如情緒理論(Emotional Therapy)、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rapy)等,在80年代由加拿大學者Les Greenberg發展而成,其成效已獲很多臨床實證研究支持。

問:哪些情況下適合採用情緒取向治療?

李:據研究顯示,情緒取向治療對抑鬱症、焦慮症、人際關係上的創傷(過去與親人之間因困擾而導致的創傷)等均很有效;特別是有些案主會過度抑壓自己的情感,不去接觸深層的情緒,這種療法便很適合他們,能幫助他們了解深層潛藏的情緒,讓他們更加知道自己的需要。

問:情緒取向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有甚麼分別?

李:認知行為治療的焦點在於思想與行為上,協助案主把謬誤糾正,而情緒取向治療則聚焦於情緒上,相信問題的根源來自情緒反應,所以治療必須深入到情緒方面。兩者在治療情緒病如抑鬱症或焦慮症方面的成效各有千秋,不過情緒取向治療比較能幫助案主通過認清自己的情緒,令他更接納自己,從而引發一些自我療癒的效應,認知行為治療則較少觸及這部分。


有些案主本身的認知和邏輯思考能力比較高,其實明白自己有些想法是謬誤,知道哪些思維才是好的,但理性上知道,情感上卻無法控制,若採用認知行為治療,成效未必高;而情緒取向治療則可以幫助他們深入底層的情緒之中,讓他們了解自己可能也不知道的情緒,從而幫他們改善問題。當然,這要視乎案主是否已有足夠準備去觸碰那些情緒,若他只想學習一些處理思維或行為的應對技巧,覺得這樣比較實務去解決表徵問題,那麼認知行為治療可能比較適合他。


問:怎樣才算治療成功?

李:當案主能覺察及掌握到自己的情緒,知道內心有甚麼需要,並且懂得自己調適情緒,治療便是成功。當然這不代表這些負面情緒以後不會再出現,但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深層的情緒,並且能轉化成自己的力量去肯定和接納自己,當他下次再遇到困境時,接納自己的程度便會提高。


若治療對象是夫妻,理想的成效是雙方可以重新體會對方的情感,相互間重建信任和安全感,彼此回復一些開放式的溝通,並能共同去解決問題。

 

改善情感關係  最為奏效

情緒取向治療不但適合用於個人,亦可幫助改善伴侶或親子的關係。夫妻間出現問題,有時是因為兩人之間原有的情感連結轉弱,例如妻子想得到丈夫的愛錫,但丈夫未必能夠察覺而作出回應,妻子內心感到傷心,卻以負面情緒例如生氣、追迫及指控等表現出來,以爭取關注,但妻子愈是這樣,丈夫便愈是害怕,甚至可能會選擇逃避,惡性循環下,夫妻的情感連結便會失去。


治療正是要協助他們停止這種令人痛苦的互動模式,重塑他們的情緒經驗,以再次建立彼此深層的真摯連結。研究發現,情緒取向治療可以幫助多達75%的夫妻重建深層的情感連結。


治療過程:建立、喚起、轉化


情緒取向治療一般是8至20節,過程大致可分3個階段:


階段1:建立關係  覺察情緒

輔導員首先會以真誠、非批判及關懷接納的態度,投入於案主此時此刻的情緒,更會以同理心,去回應及肯定它們,達致共鳴(Empathetic Response & Attunement),良好的治療聯盟及關係會隨之建立起來,案主便會安心地打開心扉,讓輔導員逐步進入內心世界,一同回顧過去經歷,令案主初步接觸和覺察那些未被處理的情緒。

階段2:喚起情緒  探索內在

當案主能覺察和細緻區分自己的情緒時,輔導員便會集中幫助他處理那些潛藏的原生情緒,在這個過程中,會透過很多不同的技巧,包括喚起回應 (Evocative Responding)、同理推測(Empathetic Conjecture),讓案主聚焦探索及開展那些情緒。當中有機會採用 「雙椅扮演」(Two-Chair Work)及「空椅技術」(Empty Chair Technique),令案主更深刻生動地體驗自己的情緒。


雙椅扮演:

例如有案主表面出現持續的焦慮,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好,當輔導員跟他談下去時,發現他有很多自我批判,彷彿心底裡有一個判官,老是罵他不行,令他要不停重做至完美才行。


輔導員於是採用想像式的對話方法,邀請案主想像讓內心的判官到外面去望自己,感受那判官平日是怎樣對待自己的,然後要他坐在對面的椅子上,模擬判官平日是怎樣罵自己,讓他把心裡面的負面批判情感全部釋放出來;跟?讓他再坐回自己的椅子上,要他再感受剛才判官是如何責難自己、自己的感受又怎樣。


這個過程很多時要進行多次,讓案主跟自己內心反覆對話和溝通,以軟化內心批判之部分,帶動自我慈悲之心(Self Compassion),從而接納自己。


空椅技術:

有些案主有一些揮之不去、常常影響他的情緒,可能是源於與他親密的人之間一些未能解開的心結,但由於各種原因,案主無法或不能直接向那些人表達,採用「空椅技術」便可能幫到他。


輔導員會讓案主想像那人就坐在空椅上,然後讓他把心中想跟他說的話說出來。例如有些長期抑鬱的患者,深層問題是源是於兒時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而產生創傷,因此在心裡有很多憤怒,但當時沒有適當的處理。「空椅技術」可讓案主通過想像與親人之間的對話而宣泄自己的情感,並讓他從另一角度了解到,在現實中那個親人其實無法給他所需的安慰或肯定時,他自己應如何去調適和接納自己,而不再糾纏在親人對自己不好的鬱結之中。

階段3:轉化情緒  帶出新視野

當案主能夠抵達纏擾內心良久的負面情緒,學懂面對和接納它們,自然會轉化產生另一種新的情緒。這時候,輔導員便會與案主總結整合是次情感經歷,讓他進一步鞏固這些適應性情緒,例如會更接納自己、自我紓緩及自我憐憫等。這些情緒上的變化會令案主對過去的經驗產生一種新的看法,即使問題其實沒有實際的解決,例如案主的親人早已過身,但他對自己與親人之間的心結亦會隨着這個療程而出現不同的感受,讓他解開鬱結,走出陰霾困局,重新聆聽自己內在需要,展開正向的人生新一頁。


注意:情緒取向治療的適用對象很廣泛,不過,如果案主有高度自殺傾向,因本身的情感已澎湃至幾乎失控,便不建議採用;嚴重精神錯亂的患者亦同樣不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