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光教授 接受人生不完美
訪問
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專業應用教授(法律)心晴行動慈善基金義務法律顧問曹志光教授
在電台聽到曾智華訪問明姐(林建明)患抑鬱症的經歷後,曹志光教授便主動聯絡他們,義不容辭地為心晴行動慈善基金擔任義務法律顧問,希望能為推動情緒健康盡一分力。
因為他自己也是過來人,也曾飽受抑鬱症的煎熬。
很多人至今仍有誤解,認為情緒病患者只是找藉口來掩飾失敗,但曹教授的經歷卻正好告訴大家,情緒病跟成就無關,成功人士也一樣會患情緒病。
要化解社會的偏見與歧視,任重道遠,需要更多像曹教授一樣的有心人,一起攜手努力。
本身是大律師的曹志光教授經常義務為心晴行動提供法律意見,又為員工舉辦法律講座,更難得的是,他總是在百忙中盡量抽空出席心晴行動的活動。
曹教授對心晴行動如此支持,因為他明白到抑鬱症等情緒病,確實需要宣傳和教育。
因為他自己也曾是患者。
接受人生不完美
跟很多在戰後成長的一代香港人一樣,曹志光教授在投身社會工作時學歷不高,但憑著個人的奮鬥,最終成為大律師,並在紀律部隊中擔任要職,闖出人生的一片天。
但在事業如日方中之際,曹志光教授卻患上了抑鬱症。那時候是90年代初,公眾都不大認識抑鬱症,初時曹教授亦不知道自己患病,但情況卻愈來愈嚴重。
「我開始出現幻想,懷疑周圍的人,覺得有人想殺我,情況都幾嚴重,甚至想過要自殺。」曹志光教授憶述。幸好,他的好友查錫我及時發現他的情況,把他送去醫院,「若不是他,可能我已經死了。」
曹志光教授接受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一段時間後才總算痊癒。他後來回想,覺得自己之所以患病,與自我要求太高有很大關係。「紀律部隊的要求本來就很高,我對自己的要求亦非常高,凡事都要表現出很剛強的樣子,於是壓力無所宣泄,加上家庭等方面的壓力,一直累積下來,終於令自己患上了抑鬱症。」
患病的經歷令曹教授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覺得過分追求完美,其實是「搵自己笨」。「自我要求太高,其實是給自己製造麻煩,因為人生根本不會有完美嘛。當然,我也不是一下子改變,但我開始嘗試調節生活,慢慢接受人總有不完美的。」
抑鬱症不是失敗的藉口
2004年,當時身在英國的曹志光教授收聽好友曾智華的電台節目,被訪嘉賓是林建明。明姐在節目上講述自己患抑鬱症的經歷,說甚至曾經想過買炭自殺。局外人可能未必完全理解,但曹教授卻感同身受。節目結束後,曹教授立即發電郵給曾智華,表示願意為明姐新成立的慈善機構盡一點力。
心晴行動成立轉眼12年,這些年間,社會上愈來愈多人認識抑鬱症等情緒病,為患者提供支援的機構亦增加。不過曹志光教授覺得還是不足夠。
「很多人覺得你受不了壓力才有抑鬱,即證明你不行,你行的話就不會有抑鬱啦。」曹教授指即使到現在,仍聽到有人這樣看情緒病患者,認為有抑鬱症就代表失敗。「正因為有這些想法,令很多人即使患病也不敢說出來。」
曹教授現在經常跟人分享患抑鬱症的經歷,就是希望讓大家知道,患情緒病跟失敗與否根本無關。「我覺得自己很成功,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在很多方面都引以為傲,只是解決不了情緒問題。那又如何?我不覺得是自己的錯,不是自己失敗。」
要扭轉傳統思維
無可否認,要讓大家都能正確認識情緒病,不再有歧視和偏見,似乎還有漫漫長路,還需各方努力,尤其是如何能利用新科技去達到教育及推廣的目的,確實需要更多新思維。
很多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往往會造成障礙。
跟曹志光教授由推廣情緒健康教育談到家庭,他感慨自己的孩子對下一代要求過高,擔心反而會扼殺孫兒的發展。
「其實讀書考試拿第一也不代表甚麼,很多小時候考第一的長大了也不怎麼樣,反而考『第尾』的後來卻『好掂』,所以不要用學校成績來決定未來幾十年的成就。」曹教授說道。
「現在是講創新的年代,要探尋的是能改善人類工作和生活的模式,若唸書考試厲害,大多數就是做個高收入的專業人士,對社會創新未必一定有重大貢獻。」
曹教授現在亦正致力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希望鼓勵年輕人用新思維去解決當下社會複雜的問題,正如推動情緒健康教育也一樣,需要注入更多新元素。
這應該是曹教授其中一個夢想。他說自己仍然有很多夢,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實現,不過他也這樣提醒自己,「夢想就是夢想,實現不了就算,不用太過緊張。有時候,得到反而未必好,得不到也未必不好,看事情要正面一些。」
祝願曹教授的夢想早日成真。
處世心得
「無可能所有人都喜歡你,只要合情合法合理就可,你自己喜歡就行,不用介意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