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遊屏山文物徑

看傳統村落風貌

在高度城市化的香港,村落文化幾乎早已消失殆盡,今次介紹的元朗屏山,可說是少數遺留下來的傳統村落。在徜徉青磚小巷之間,欣賞樑雕脊飾之際,不妨細味一下背後所傳承的宗族文化,中國人曾經最重視的,根和家。

屏山的故事要數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話說江西吉水人鄧漢黻帶同家人南遷至當時寶安縣一個叫岑田(即今天的錦田)的地方落地生根,幾代以後族人分支,四出尋找福地遷居,其中一支的鄧元禎父子來到元朗屏山,見該地形如毛蟹,前置巨塘,左有河道蜿蜒流進后海灣,放眼盡是良田,重視風水的他們原本就已對這裡很滿意;當晚他們借宿農舍,半夜忽然聽到鹿鳴,第二天在附近卻始終不見鹿蹤。他們聯想到鄉試後為新科舉人而設的宴會「鹿鳴宴」,覺得於此定居,可惠澤後人考取功名,於是選定這裡落地生根。


歷史證明這兩位鄧氏祖先看風水的水平真不賴,自此之後屏山鄧氏果然繁衍生根,與同宗的其他幾支鄧氏,成為香港五大氏族之一。由於村內保留了不少典型的傳統建築,政府在村民的同意下於1993年設立香港首條文物徑。

大石砸死蟹 舊警署變身文物館

全條屏山文物徑大約1.6公里,蜿蜒於坑尾村、坑頭村和上璋圍之間,大約半天便遊覽完畢。如果本身對屏山歷史不是太了解,建議在遊覽之前,不妨先到小丘上的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參觀。文物館是由舊警署改建而成,也是新界現存其中一所戰前警署,建於1900年,其殖民地時代的建築風格自然跟屏山的中式建築大相徑庭。裡面除了介紹屏山歷史外,亦收集了很多昔日家具、家庭用品以至婚嫁禮具等,雖不算大,但反而可讓人在短時間內對屏山文化有概括的認識。


不說不知,警署所在的小山嶺被村民稱為「蟹山」,在上面建警署,變成「大石砸死蟹」,曾經力抗英政府接收新界的村民,自然認為是用來鎮住他們,嚴重破壞了屏山風水。到了1990年代,由於遷祖墳等問題,政府與村民曾多番洽談,村民提出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把警署改建為博物館,以改變它原有的屬性,最後雙方於1997年達成協議,成就了今天的文物館,由此亦可一窺昔日殖民地政府與新界原村民之間的緊張關係。

重視族人教育  書室遍佈村內

屏山文物徑上有很多古蹟,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鄧氏宗祠。座落於一個大廣場上的鄧氏宗祠是屏山鄧族的祖祠,至今已有7百多年的歷史,屬於三進兩院式建築。祠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但是一部活生生的家族歷史,也是維繫整個家族的重要象徵,每逢重要節日,更為鄉親父老提供了聚首一堂的好機會。祠堂除用作祭祀或家族聚會外,有時也有其他功能,例如屹立在旁的愈喬二公祠,便曾是屏山子弟讀書的場所。


說到讀書,雖然屏山當年是「鄉下」地方,但鄧族非常重視教育,鼓勵子弟讀書考取功名,在文物徑上就有好幾座書室保留下來,包括覲廷書室、仁敦岡書室及述卿書室前廳等。如斯?重教育,數百年來自然有不少人科舉高中,在鄧氏宗祠的前廳正中央,就高掛?一塊寫有「欽點翰林院庶吉士」的匾額,翰林院出身的多為朝廷重要官員,可見鄧族培養子弟成才的努力並無白費。


無論是宗族文化抑或是中式建築風格,當中自有大堆學問,有興趣的朋友可藉?屏山文物徑作更深入考究;至於純粹想在假日到商場以外的地方逛逛,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氣息,屏山文物徑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文物徑穿梭於民居之間,部分建築更屬私人物業,遊覽時應避免喧嘩吵鬧。最後走得累了,村內有冰室和飯店,聽說還頗具人氣,不妨一試。

前往方法:
今日的屏山交通非常方便,最快捷的是坐港鐵西鐵線於天水圍下車,又或坐輕鐵到屏山站、天水圍站或坑尾村站,從不同方向入村參觀,此外亦有多條巴士或小巴路線經過。

注意開放時間:
部分古蹟不是全天候開放,詳情可以參考以下網址:http://www.amo.gov.hk/b5/trails_pingshan.php


【古井】
在楊侯古廟與上璋圍的小路間有一古井,曾一度是上璋圍及坑頭村村民主要食水來源,今天不用了,村民卻不浪費,竟然用來養錦鯉。


【聚星樓】
塔是中國獨特的建築,很多時都建在河邊,你知道為甚麼?因為中國人相信塔能鎮壓水災,保風平浪靜,鄧氏一族當年建這座聚星樓亦有此意。聚星樓已有6百多年的歷史,原高7層,但經歷風雨的侵蝕破壞,現在只剩下3層。除了擋煞鎮災外,聚星樓亦有保祐族中子弟高中功名的作用,在上層就供奉了掌管文運功名的魁星神像,大概臨近考試時,村民應會前往拜祭,祈求好成績。
聚星樓現在已被四周的高樓大廈、鐵路站等大型建築淹沒其中,筆者幾乎與它「失諸交臂」;不過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以前,它從整片平原上拔地而起,應可媲美今天的摩天大廈,對了,它也是香港現存唯一的古塔。

 

【上璋圍】
位於坑頭村西面的上璋圍已有2百多年歷史,是本港少數現存的圍村之一。所謂圍村,簡單來說就是在村四周建圍牆,其中一面留入口,以起保衛防盜的作用。不要以為隨便用四幅牆把所有房屋圍起就算,圍村裡面的佈局有一定規劃,例如由圍門至圍底有主通道貫穿而成中軸線,通道末端有用作供奉神祇的神廳,這種建築模式亦正好跟中國古代中原城市的規劃很一致,反映兩者之間的緊密關連。

 

056-057.jpg
058-059.jpg
icon_hkcss.png

情緒支援熱線:​​ (+852) 2301 2303 (求助、預約及面談服務查詢)

捐款查詢:(+852) 3690 1000

一般查詢:(+852) 2947 8669

地址:

香港九龍新蒲崗五芳街10號新寶中心10樓1001-1003室

(鄰近港鐵鑽石山站)

慈善團體編號:​​91/7268

夥伴計劃: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4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