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走過哀傷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  李昕小姐

生與死,是人生必經階段,而對步入老年的人來說,死亡往往會來得更直接和切身。長者面對喪偶或喪親,哀傷固然是正常反應,不過若家人能給予更多關懷和支持,明白他們對死亡的感受和哀痛,多陪伴多聆聽,相信會更有助他們撫平傷痛,把愛與思念昇華。


兩個喪偶故事,同樣面對莫大的傷痛,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結局截然兩樣。

悲傷過度致抑鬱

在某骨灰龕場,經常看到劉伯伯(假名)孤單的身影,他會跟毫不相識的拜祭者攀談起來,話題總是落在亡妻身上。已經接近80歲的他跟妻子非常恩愛,但他們的經濟環境欠佳,有一次妻子向親人借錢時遭到白眼,她一時看不開,趁丈夫出外時留下遺書自殺身亡。


劉伯伯一直非常自責和內咎,一方面覺得自己沒出息,一方面又怪自己當日外出了,沒看緊她。在旁人看來,劉伯伯其實已盡了做丈夫的責任,甚至為了給亡妻最好的安息之所,耗盡積蓄買了現在的龕位,卻也因此與女兒起了爭執,因為她覺得應該輪候政府的龕位,但劉伯伯卻對輪候這事很抗拒,覺得女兒不理解自己,兩父女幾乎為此反目。劉伯伯與兒子同住,但他早出晚歸,父子之間的關係亦頗為冷淡。


劉伯伯每次去拜祭妻子,都哭得連眼睛都腫起來,旁人覺得他已經悲傷過度,於是勸他去看醫生。醫生診斷他患上抑鬱症,但他卻不想吃藥,因為覺得已了無生趣。本來一向保持外表整潔的他,逐漸變得不大注重儀容,說話也開始有點語無倫次,到了後來,家人大概覺得他已無法照顧自己,決定送他去安老院。

把思念轉化為能量

李爸爸在大學教書,妻子患有遺傳性糖尿病,後期因腎衰竭而要每天在家進行腹膜透析。他退休後全力照顧妻子,又經常陪她到處遊玩,不過他間中仍回學校兼職授課,希望能多攢點錢,好讓他與妻子可以享受人生。但這亦成了妻子病亡後他的一份自責,後悔當時去做兼職,沒有把全部時間留給妻子。


在妻子身故前數個月,李爸爸女兒的未婚夫溘然而逝,短時間內再經歷傷痛,接連的摯親離逝,卻令女兒有了一些處理情緒的經驗。為了協助爸爸一起走出喪親之痛,她陪伴他做了很多事情。李爸爸在子女仍很小的時候曾到英國深造,妻子一直希望能陪他舊地重遊,但因各種原因最終沒有成行。女兒在處理了母親後事後,便與父親一起前往英國住了一段日子,探訪其母校及同學,替母親完成心願;回港後又與父親一起去學家鄉話潮洲話,後來李爸爸還參與同學會會務。其後她組織了一個義工團體,李爸爸亦參與做義工,兩人還組成了迷你樂團,到病房為長期臥床的病人演奏。


李爸爸以前很文靜,女兒形容他的世界是四方形,全是框框;但經歷這一切轉變後,現在已變成圓形,寬闊了很多。他以前的社交圈子基本上跟妻子一起的,現在卻多了很多朋友,手機上的群組甚至比女兒還要多。此外他亦協助兒子照顧孫女,不但令生活更充實,也讓他把對亡妻的愛,轉移到孫女身上,對人生多了一分盼望。

悉心照顧  撫平傷口

劉伯伯和李爸爸都經歷老年喪偶,但最後卻有不同的發展,這固然與兩人的性格、教育及生活背景等有關,但在哀傷期的處理方法,包括家人的態度亦是一個關鍵。心晴行動慈善基金的輔導員李晰小姐(Christina)這樣形容喪親的傷痛:「即使隨?時間流逝,哀傷其實亦不會消失,只會淡化或轉化,因為失去是很實在的,正如我們割傷了自己,事實是真的有傷口,不能騙自己沒有。只不過關鍵是如何去療傷,是不去理會,讓它自己風乾癒合,這有可能出現細菌感染、產生疤痕;抑或是去呵護它,給它抹藥膏、貼膠布,令疤痕不會那麼難看呢?」


像上文的李爸爸,因為有女兒的陪伴及支持,最後把悲傷轉化為正能量,建立起比以前還要廣闊的生活圈子,生活也變得更活躍更有意義;相反,劉伯伯因為家人無法體諒,得不到支持,結果他把自己「收埋」起來,最後還因過度哀傷而引致抑鬱症。


Christina補充,有時候家人未必一定不關心長者,卻忽視了他們對喪親喪偶的哀傷程度,以為他們「食鹽多過我們食米」,覺得他們自己能處理,但其實他們只是不作聲,並不代表他們不哀傷,不需要適當地去處理。 

輔導有助長者轉化哀傷

假如長者出現哀傷過度情況,已影響到正常生活,甚至萌生尋死念頭,家人更應該尋求外界支援,例如建議他接受專業的輔導。Christina解釋,在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會引導長者把「失去」的情感落實起來,然後幫助他們去了解及接受死亡,並且把思念轉化。有時候輔導員也會教長者用一些物件或儀式去紀念親人,例如在房間擺放一盆花以紀念對方,延續跟親人的連繫;又或者選定某個跟親人有關的日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等。藉?這些方法,其實都有助長者把哀傷轉化。


除了協助處理長者的情緒外,輔導員亦會嘗試幫助他去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例如若有住屋或經濟問題,會協助他尋找社工去申請公屋或政府的綜合緩助,若這些現實問題能得到解決,對他的情緒亦會有所幫助。

生前為身後作準備

生命總有終結時,哀傷也是人之所情,不過原來若能在長者仍在生時作一些預備功夫,是有助減輕日後配偶及親人離逝的哀傷。


「大家在親人仍在世時談論死亡的問題,甚至可以的話幫忙圓其心願,逝世時雖然仍會感到哀傷,但程度及傷痛都會減少,因為對喪親的人來說,很多時最大的問題就是遺憾,覺得與家人及所愛的人未做夠想做的事。」Christina說道。


中國人傳統忌諱談論死亡,很多人更擔心跟長者提死亡,會令他們不高興,或令他們想到自己快要死,因而避而不談。但香港大學曾於2014年公布一項關於香港人對死亡態度的研究,發現長者比年青人更能坦然面對死亡,甚至很樂意與子女討論身後事、病重時如何照顧他們。


Christina自己本身亦有為長者舉辦生死教育的課程,引導長者接觸及探討死亡的問題。「我們會幫他們做人生回顧,發掘人生的亮點,甚至幫他們了結一些心願。對其他人來說,那些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對他們卻意義重大,亦能幫助他們及家人在面對死亡時,在情緒上有更好的準備。」

哀傷經歷不同階段

面對至親離逝,人少不免會哀傷難過,出現一個哀傷期。哀傷期長短因人而異,但一般會持續6個月至1年左右,期間會經歷5個階段,情緒也會隨之而變化:


震驚:
開始時會覺得震驚,即使親人患重病好一段日子,大家已有心理準備,情感上仍會對事實感到驚訝。


否認:
隨後會否認這是事實,甚至嘗試去尋找證據,證明那不是真實的。


迷惑:
開始覺得迷惑,例如這件事是否真的、為何親人會死、死後去了哪裡等。這個時候除了情緒低落外,還可能出現憤怒、自責、焦急等等情緒反應。


接受:
慢慢接受事實,開始適應沒有親人的日子。


成長:
從喪親的傷痛中振作起來,生活重拾正軌,即使想起逝去的親人,亦能坦然面對。


每個人包括長者所經歷的哀傷期大致都差不多,但先後次序或每個階段的長短都不一定相同,又或者未必會經歷所有階段。這些情感反應都屬於正常,而且大部分人最終都會從哀傷中痊癒,當然,如果能在過程中採用比較好的處理方法,不但有助喪親的長者順利渡過哀傷期,對他以後的人生都可能會產生正面影響。


如何協助長者面對哀傷

‧    面對死亡這事實,不能避而不談。
‧    家人應多陪伴及聆聽,這是非常重要的,要了解自己和他的心情,千萬別加以責備或否定。
‧    把哀傷及對親人的思念和愛轉化為正能量,讓他們的生命更充實及有意義,例如鼓勵甚至陪伴他一起做義工。
‧    社交支援對長者亦很重要,不妨鼓勵他多到長者中心,或跟朋友約會聊天。
‧    做一些儀式性的事情,例如把汽球放上天,讓他覺得對方已上了天堂或另一個地方。
‧    如果長者有孫子,不妨讓他協助照顧,可以有助他把愛轉移到孫子身上,令他覺得生命仍充滿希望。

 


 

030-031.jpg
icon_hkcss.png

情緒支援熱線:​​ (+852) 2301 2303 (求助、預約及面談服務查詢)

捐款查詢:(+852) 3690 1000

一般查詢:(+852) 2947 8669

地址:

香港九龍新蒲崗五芳街10號新寶中心10樓1001-1003室

(鄰近港鐵鑽石山站)

慈善團體編號:​​91/7268

夥伴計劃: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4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