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為 是有跡可尋的
本學年開學至今,已有3名11至21歲的學生自殺身亡,兒童及青少年自殺問題再次引起關注, 在最近的立法會上,有議員便就政府關於防止青少 年自殺的工作提出質詢。
孩子自殺原因大多與學業或感情有關,然而,某些個案的家長卻表示孩子在事前生活如常。
孩子自殺,之前真的會全無徵兆嗎?家長又可以怎樣提防?
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本港 15至24歲年輕人在2014年的自殺率比前年上升1%至2%,中心 在2013年以電話訪問了1千多名12-29歲青年,發現有30.9%的受訪者受到情緒困擾,當中有28%的人沒向任何人求助。
雖然沒有向人求助,但不表示他們自殺前沒跡象可尋。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指出,青少年自殺前亦會有先兆,例如孩子在言談間或在電子社交平台上表示想死或者流露輕生的意念,別以為他們隨口說說而不會付諸實行,其實不少青少年在自殺前,都曾向包括家人表示自己備受困擾及考慮自殺。
但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徵兆外,還有一些不易察覺的,例如最近吃得少了、比以前沉默了、表情反應減少了點,或者對喜愛嗜 好的熱情淡薄了。這些「減少了」的徵兆,都可能滲透?孩子的 情緒正受困擾。要察覺出這些細微變化,需要家長的時間和敏感 度,但香港人生活工作忙碌,時間總是不夠用,即使一家人在同一屋簷下生活,但很多時都把時間和注意力投放在別的事情上, 導致本來可以察覺到的蛛絲馬跡,都一一錯過了,結果沒能及時阻止孩子走上絕路。
黃蔚澄博士認為,現時政府有為學校教師提供培訓,而不少 非牟利機構亦有提供輔導及轉介服務,求助的渠道雖然不少,但 關鍵還是要家長多加留意及關心孩子的情緒變化,用心與孩子溝 通,很多悲劇是可以阻止發生的。
別等孩子跳下 去才驚覺
文: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博士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 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又有孩子跳樓自殺。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會有點欷歔。 如此年輕的生命,才不過一瞬間,邃然消逝,留給父母的,是一輩子的痛。
自殺原因不外乎學業或感情,不過在個別案件中,父母說孩子自殺前並無異樣。
如果有徵兆的話,父母還好察覺,但若然真的全無預兆,父母又如何能提高警覺呢?
其實,大部分的自殺都有先兆,問題只是有沒有看到。
有些自殺先兆比較明顯,例如孩子會不會把 「我想死」掛在口邊?有沒有在網誌或臉書上 透露輕生的念頭或?象?父母一旦發現了,肯 定會多加留心。
但如果孩子只是最近說話少了些、表情少了些,本來熱愛的動畫都不怎麼看了,父母又會否聯想得到孩子有自殺的念頭呢?或者,究竟 有沒有察覺得到這些「少了的、不見了的」徵 兆呢?
我訪問過很多自殺孩子的家長,他們說最初 壓根兒沒察覺到孩子有任何徵兆,但冷靜下來 細心一想,卻總能找出很多蛛絲馬跡,只是他 們都說:「那時真的沒時間。」確實,對生活 忙碌的香港人來說,時間是奢侈品,而要察覺 到那些「少了的、不見了的」徵兆,正正需要父母的時間。但如果能回頭,我想自殺孩子的父母都願意用任何奢侈品,包括時間,換回孩 子的性命。
最近學生自殺這問題在立法會上引起議員的關注,政府回應時提到在學校及公眾層面所做 的工作,諸如在學校課程中加插提升抗逆力、 處理壓力等課題,並為教師提供相關的培訓, 讓他們能與輔導人員及專業人士去識別及支援 有自殺傾向的學生;而社署亦透過資助非牟利機構,為受情緒困擾的孩子及家長提供輔導及轉介服務,個別機構更在網上搜尋在網誌上流 露自殺念頭的年輕人,主動介入及疏導他們的負面情緒等等。
政府及志願機構針對青少年自殺做了不少工 作,但儘管外界提供再多的服務,家長的角色始終是最關鍵,因為他們才是跟孩子朝夕相對 的人,應該最能察覺到孩子的細微變化。 現在我們耗愈來愈多的時間在手機和電腦 上,一家人在一起,明明就在身邊,卻各自低頭把玩手機,跟全世界在聊天,對眼前人卻 一聲不吭。那些微細的徵兆,你還能察覺得到 嗎?
親子的溝通,需要時間投放,需要心思維 繫。別待孩子跳下去才驚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