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晴賽馬會喜動校園計劃」

年度評估肯定成效
教育推廣鼓勵培養

有助提升情緒健康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的「心晴賽馬會喜動校園計劃」於2016年學年開始,為期3年,以全港中、小學為基礎,將推廣精神健康的3大元素「心理、運動及社區」集於一身,於校內免費提供講座、家長工作坊、教師工作坊等活動,以推廣及關注香港學生情緒健康的教育。計劃於2018年6月23日舉行本年「心晴火炬傳情樂」活動禮及「年度成效報告新聞發佈會」。

計劃即將進入第三年,受委託評估計劃成效的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的助理講師及註冊社工溫浩然先生,於發佈會總結第二學年的活動成效,以及受訪的中、小學生、家長和教師對計劃的意見。成效評估透過問卷進行,並比較「前測」和「後測」的結果,發現計劃內的不同元素,均能達至以下目標:鼓勵以運動改善情緒健康、培養恆常運動習慣及教育公眾以正面態度看待情緒健康問題。

評估方法

  • 透過「活動前」及「活動後」的兩部分問卷進行

  • 成效評估成效評估的範圍:

  1. 對情緒健康問題標籤的觀念

  2. 理解運動與情緒健康的關係

  3. 養成恆常運動習慣的意向

  4. 參加者對計劃/活動的滿意度

  5. 參加者對活動內容的看法

研究內容歸納成下列成效指標

增進對情緒病及患者的理解: 
普遍認為計劃內容有助增加個人對情緒病知識或情緒病患者的了解,亦為學生、老師及家長提供實用的相關資訊 


有助情緒病的去標籤化: 
有助提高家長、教師與學生對情緒健康問題的正面想法,減少對情緒病的標籤化 

 

讓公眾更了解活動與情緒健康的關係: 
有助家長與學生明白運動有助改善情緒及其原因 

 

鼓勵公眾恆常運動: 
有助家長、老師於日常生活建立恆常運動的習慣;學生方面,效果對一般較文靜的女生尤其明顯,顯示推動課程對參加者普遍有正面幫助 

 

研究結果

從「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及社會心理學的學習理論(Motivation Model of Learning)來看,透過公眾教育活動,讓大眾認識運動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有助提升大眾參與運動的自發性,並由此建立更有規律、更持久的恆常運動習慣。故此,投放更多資源,舉行如「心晴賽馬會喜動校園計劃」等大型教育項目,能有效推動社區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加強認識目標行為的好處有助推動我們建立相關的行為

 

社會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Motivation Model of Learning):

「內在的動力」(Intrinsic Motivation)有助我們建立新的行為習慣,而且所建立的行為都比較持久

心晴火炬傳情樂

火炬燃點光亮

提升情緒健康

 

傳送火炬儀式延續校園精神健康教育

活動禮的焦點是傳送火炬儀式:由去年的「傳送火炬學校」將火炬傳送至新學年的「傳送火炬學校」,喻意情緒健康教育能夠薪火相傳,延綿不絕,在校園及社區中繼續燃點光亮。

 

頒獎儀式成果總結

活動禮有頒獎環節,表揚過去一年表現出色的學校:獎項包括「全『晴』投入獎」、「心晴運動團隊獎」、「心晴卓越長者服務精神獎」、「心晴傑出學生大使獎」、「心晴優秀活力操獎」。各獎項由喜動大使陳家豪先生頒發。陳先生現為田徑教練,他是香港長跑選手,多次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事。他於儀式上分享運動對情緒健康的重要,並寄語同學做運動或任何事都要先訂立目標,堅持至最後就會成功。他以長跑為例,有人3小時內完成,有人要跑6小時,前者看似較成功,但後者堅持的時間長一倍,也是成功。所以成功不在乎快慢,而在乎堅持至最後不放棄。

 

齊跳活力操

活動禮高潮之一是由心晴喜步教練帶領中小學生跳活力操,之後更有家長及長者加入,教練並邀請全場齊跳活力操,活動禮就在一片歡呼聲中圓滿結束。

 

攤位遊戲

地下操場設有推廣情緒健康的攤位遊戲、情緒建康遊戲教材套及活力操示範攤位,還加插「扭波波」攤位。攤位遊戲在活動禮前和後都開放予參加者,遊戲豐富而富教育意義,因而吸引同學踴躍參與,連一班老友記都玩得不亦樂乎,操場經常人頭湧湧,場面熱鬧、活力充沛,為活動禮添加了歡樂的色彩和美好的回憶。

 

當天出席的學校有20多間,參加者達700多人,大家都積極投入活動禮和攤位遊戲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