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催眠深探內心世界

訪問  臨床催眠治療哲學博士  香港大學榮譽助理教授  鄧國永博士

魔術師施以妙手,瞬間把人催眠,令對方如靈魂出竅,任由擺佈。這類演出給催眠蒙上神秘面紗,更有電影把催眠過程塑造成「潛行凶間」,難免教人害怕。在心理治療領域,催眠是一種輔導模式,既不神秘亦不可怕,能協助當事人進入其內心世界,在潛意識層面釐清情緒困擾的根源,並徹底處理,讓生活回復正軌。

 


催眠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用於處理情緒及心理問題。只是,不少影視作品或舞台表演把它神秘化及過度戲劇化,令人錯覺它非常另類,神秘莫測。

絕不神秘的心理輔導

催眠治療除處理意識上的問題,更重探究人潛意識的問題和需要。潛意識,簡言之乃人的內心世界。人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事件,部分內容會被儲存於潛意識,當沒有接觸到時,這些內容或情緒衍生的過程每每被遺忘。為了更徹底地處理人的情緒問題,可以通過一些專業技巧,讓人安全而快速地進入催眠的意境(trance),接觸到潛意識,從而體會個人內在的問題,並決定如何處理。


傳統與現代兩個流派

催眠治療分為傳統與現代兩派。傳統式催眠治療會運用工具,如一支筆,協助當事人專注,帶領他進入催眠意境,接觸潛意識。若不用工具,則會用既定的文字範本,如請當事人擬想走到沙灘,讓身體放鬆,進入催眠意境。


現代派又稱整合式催眠治療(Integrative Hypnotherapy),由艾力森醫生(Dr Milton H.Erickson)開發。他突破傳統,捨棄上述採用工具或既定範本,而是透過在現場與當事人交談,藉談話內容及潛意反應(即身體語言,ideodynamics)來帶引。像當事人面對情緒湧現,便按其情緒狀況,帶領他自然地進入催眠意境,體會箇中的情緒,決定如何處理。本文主要介紹整合式催眠治療。

輔導過程:漸進深入潛意識

進行催眠治療,治療師會與當事人傾談,引領對方從平常的意識狀態,逐步轉移到另一種意識狀態,即潛意識。這時候人的腦電波會顯示為α波,身體及意識會處於鬆弛狀態,但潛意識仍會維持在活躍狀態和較易接收提示。潛意識內,人毋須驅動分析能力,能夠自然地接觸到內心世界,那是和情緒息息相關的地方,在這裡處理情緒,來得更直接和徹底。


在意識層面,經過大腦分析說出的話,部分內容會被隱藏、淡化,非真正的心底話。通過催眠接觸到潛意識,人能夠如實地感受個人內在的情緒,逐步明白其內在的狀況。由於潛意識記錄的都是個人的經驗、記憶,當事人特別能體會到往事的影響力,亦明白自己可以如何處理,像負面情緒嚴重,就釋放它。過後不僅感覺如釋重負,無論視野及處事態度亦有轉變。

催眠意境:只覺放鬆  不會昏睡

不少人以為催眠後便陷入昏睡,失去知覺,醒後全然渾忘剛才發生的事。然而,無論傳統或整合式催眠,都不會帶來這狀態。當人進入催眠意境後,會感覺舒服、鬆弛,好像睡醒前夕又未全清醒的狀態,雖非有意識的完全清醒,卻不會昏睡,對周遭仍有知覺。在這放鬆的狀態下,人很易接觸到其內心世界。


據臨床觀察,當事人接觸到其潛意識時,不如想像般害怕。他體會到內心有哪些教他害怕的地方,明白要如何處理。催眠治療屬非入侵性的方法,對當事人不會構成危險。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能力面對潛意識內的問題,治療師既會事先做足準備,亦會從旁協助當事人,疏導其疑慮,令他有足夠的能力應對。

探進情緒根源  療效更顯

一般人都可以接受催眠治療,有情緒問題者亦適合,當事人往往很容易便進入潛意識,目前較多用於有抑鬱及焦慮徵狀患者。


治療期的長短,因個案有別。基本上,進行首次治療,當事人已可進入潛意識,一般經2至4次治療,問題可獲得相當的改善。由於過程中當事人接觸到潛意識,能探進並處理問題的根源,治療效果可說是長期性的,同一問題甚少再出現。

 

潛意識內不能自欺

在意識層面,人能壓抑其情緒,可裝作輕鬆沒事,自欺欺人。但在潛意識層面,人不能以意識或理性的方法控制其感受,因而能感覺其內心真正的情緒及問題,明白無法再壓抑,並生起動力去處理。所以,人要接觸潛意識,才知道內心的問題。


人的潛意識擁有很強的能力,又稱潛能,是意識所不了解的。當人願意接觸其潛意識,每每能迸發出潛能,那並不神秘,只是個人一直沒有發揮出來的能力。

擺動陀錶之謎?

在影視作品中的催眠場面,總不能缺那隻作鐘擺式搖動的陀錶。其實,這是一、兩個世紀前的古老方法,目的是協助當事人專注,更容易進入催眠的意境。時至今日,原理縱仍然沿用,但即使傳統式催眠治療會借助工具,亦不會再要求當事人凝望擺動的陀錶。


治療成效也看當事人的動力

催眠治療能觸及當事人的潛意識,處理隱藏於意識下的情緒,對心理輔導可謂事半功倍。但無論是哪一種輔導手法,當事人的意願和動力始終是最重要,是成功的關鍵。若當事人缺乏動力,僅旁人費勁,終究徒勞。同時,當事人若沉醉在昔日的「舒適區」,即使想變,亦難以行動。只要你願意踏出一步,顯示改變的決心,才能驅使你檢視自我,加以調整。

 

個案 1:探幽閉恐懼源頭

一位經常乘航班外出公幹的商人,近月突然對乘搭飛機生起恐懼。他以為上一回航班遇到嚴重的氣流,令他受驚而衍生出後遺症。通過催眠治療而接觸到潛意識後,他發現問題竟源於童年經歷。


往昔他是頑童,曾弄破家中物品。家人憤然責罵,甚至撿起棍棒打他,他把自己反鎖在廁所內,家人在外拍打,令他深感無助、全身顫抖、心跳加速。他發現那戰慄感與乘航機時的恐慌相近,原來兩者有連繫。他明白自己有過失,沒有正視事件,隨?負面情緒逐漸得到釋放,乘坐飛機時的驚慌感亦逐步緩和。上一回的氣流事件僅屬觸發點,令其驚慌感覺爆發,而真正源頭是孩提時代的事件。

 

個案 2:解開潛意識的鎖

遇工傷意外的當事人,獲救後自覺左腳無法活動,但檢查顯示他並沒有受重創,僅有皮外傷。但他的左腳始終無法動彈,經多次治療亦無改善,甚而出現衰退及萎縮,卻找不到醫學的成因。前後經過四年,他獲轉介接受催眠治療。


經評估後,估計當事人在潛意識受到障礙,因為人很多神經反應均由潛意識主導。隨?引領他接觸其內心世界,發現他於潛意識自我困鎖:深感左腳動不了,於是就不能動。通過催眠回憶意外情景,那一刻他真的覺得左腳癱瘓了。於是協助他相信自己的左腳可以再活動,經數次治療,他由蹣跚移行,到有信心發力活動左腳,潛意識的困鎖終被解開,神經系統回復反應,能夠走路。

 

034-035_edited.jpg
icon_hkcss.png

Hotline: (+852) 2301 2303 (For help seeking, booking and enquiry on counselling service)

Donation Enquiry: (+852) 3690 1000

General Enquiry: (+852) 2947 8669

Address: Unit 1001-1003, 10/F, New Treasure Center, Ng Fong Street 10, San Po Kong (MTR Diamond Hill station exit)

IR No.: 91/7268

Partner Program: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3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