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做怪獸家長

撰文   趙思雅小姐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近年,「怪獸家長」、「老虎爸媽」等形容家長的詞彙十分普遍,意味現今家長對孩子管教過於嚴厲和緊張,在管教模式上出現問題。

「怪獸家長」常見特徵

1  過分著重子女成就


過分著重子女的「分數」、「等級」和所讀學校是否「名校」等。為了讓子女建立厚厚的「個人履歷檔」,不惜要求子女報讀無數「名牌」學前班和興趣班 (Playgroup),以取得証書和獎項為目標。他們把子女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較成年人的更繁忙,令孩子沒有足夠休息及承受沉重壓力。


2 好比較、少建立


喜歡將子女與其他孩子比較,總會有「子女不夠別的孩子好!」的想法,以致不斷鞭策子女,但卻甚少讚賞或建立,令子女欠缺自信。有些更會向學校投訴功課不夠多、課程不夠深等,以為學校功課愈多,子女便會學得愈多,並能超越其他同齡小孩。


3 對子女有過分或不恰當的關注


過分緊張子女,即使子女已逐漸成長,仍對子女貼身照顧。有些家長因非常緊張子女成長及學習,身體力行參與所有子女的學校及課外活動,令自己欠缺個人生活,亦使子女欠缺私人空間。


4 過分保護子女


對子女服侍周到,沒有培養子女基本的自我照顧能力,令子女欠缺獨立性。而且對子女過分保護和溺愛,令子女難以接受失敗或改善自己,缺乏面對困難和逆境的能力。


如何練成「怪獸家長」?

「怪獸家長」的成因主要有外在及內在兩類因素。

外在因素:


i 社會資源
近年幼稚園學位不足的情況愈趨嚴重,令家長們千方百計為子女爭取學位,並希望透過提升子女的競爭力,以取得「名校」的有限學額。


ii 市場氣氛
坊間的升學訓練、面試班、學前班,甚至智力培訓班等盛行,不少教育機構的廣告更標榜「贏在起跑?」、「名師」及「名校」等字眼,令家長們誤以為愈早開始催谷子女、報讀愈多訓練班,子女就會變得更聰明,將來會更有成就。


iii 互相比較及「羊群心理」
在香港這個競爭性的社會,互相比較已成風氣,不少家長也喜歡將子女的成長速度、語文及學習能力、成就等作比較。眼見其他小朋友報讀「名校」和不同的興趣班,有些家長可能有「不蝕底」的心態,爭相報讀。

 

iv 學校期望
有一些學校除了要求學生的學業成績優異,更要求學生在體育、音樂、藝術及外語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表現,甚至有些教師要求家長為學生報讀多一些課外活動及興趣班,這也為家長增添壓力。


v 親友期望
現今家庭多數只有一至兩個孩子,令小孩成為整個家族的掌上明珠。不只父母悉心栽培,而上一輩(如祖父母)及親戚都會對家中的孩子分外緊張及充滿期望,令有些父母不得不竭力爭取孩子的表現。


內在因素:


i 個人期望及價值觀
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高,甚至不切實際和理想化,將自己扭曲的價值觀投射在子女身上。例如,家長渴望虛榮感而以「名牌」包裝子女,要子女入讀「名校」及身穿「名牌」,將子女當成供他們作比較和炫耀的「個人物品」。亦有部分家長可能一向對自己要求甚高,以追求工作成就感的方式擔任媽媽,過分?重子女的獎項、成就和榮譽。


ii 「不能輸、不能錯」心態
家長有時會抱有「不能錯」的心態,不讓孩子嘗試失敗或錯誤。他們可能會幫孩子完成家課,對於考試、默書的分數亦過分緊張。也有部分家長會因「唔輸得!」的心態,迫使子女追趕身邊小朋友的進度,恐怕會被比下去。


iii 焦點失衡
很多家長將焦點過分專注在子女身上,認為子女是他們生命的全部。這些家長可能在子女出生後,便完全放棄自己的工作、社交生活及個人時間,甚至忽略與伴侶的關係,他們的人生目標漸漸剩下「栽培子女成就」,令他們對子女過分緊張。

「怪獸家長」的禍害


「怪獸家長」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令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壓力倍增,過分注重學業成績以致發展得不到平衡。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下,學習家長扭曲的價值觀和過分焦慮,孩子亦會因父母的過分保護而變得依賴及自我中心,影響心理健康。


而且,「怪獸家長」往往在管教上感到莫大壓力而為自己造成情緒問題。有本港研究指出,有近八成半家長曾因子女學業感到情緒困擾,造成焦慮、抑鬱及暴躁等情緒問題。


另一方面,「怪獸家長」破壞家庭關係。不少「怪獸家長」令親子關係破裂,更有很多因管教方式不協調而與伴侶或家人爭執。


「怪獸家長」對學校期望過高,亦過分保護子女令他們難以服從老師,結果令很多教師壓力增加。有研究顯示,近年教師的自殺率及健康問題因教學壓力而增加。當學校為達到家長的期望,他們會將功課及學習要求提高,壓力便再次轉嫁到學生身上。

不做怪獸家長

要避免變成「怪獸家長」,家長宜先認清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當我問正準備生育的準爸媽他們最希望自己有一個怎樣的孩子,他們總說希望孩子是健康和快樂的;但當孩子出生後,家長漸漸被上述的不同因素影響而扭曲了他們原有的期望。所以,家長要不時提醒自己究竟在栽培孩子時,是否為孩子的健康和快樂着想,也要不時審視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和可行。


家長為孩子報讀學校或興趣班時,亦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興趣和意願,避免盲目「跟風」和比較。除了培養孩子的學術和不同技能外,也應多培養孩子自我照顧能力和品格,以達更全面和健康的發展。家長亦宜多與子女溝通和給予認同,了解他們的需要的感受,促進彼此關係的建立。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良好,往往有助他們將來的全人發展,達到健康快樂的人生。

 

034-035_edited.jpg
icon_hkcss.png

Hotline: (+852) 2301 2303 (For help seeking, booking and enquiry on counselling service)

Donation Enquiry: (+852) 3690 1000

General Enquiry: (+852) 2947 8669

Address: Unit 1001-1003, 10/F, New Treasure Center, Ng Fong Street 10, San Po Kong (MTR Diamond Hill station exit)

IR No.: 91/7268

Partner Program: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3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