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治療創傷後壓力症

從家庭情緒入手

訪問  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  陳蘇陳英女士 

創傷後壓力症發生於當事人遇到突如其來的壓力,其嚴重程度已超出他們平日應付壓力的能力,因而形成強烈反應,令情緒失控,並出現一連串適應的問題。重大災難或意外固然有機會引致創傷後壓力症,但生活上的突變,甚至並非個人親身經歷的事情,只不過目睹,亦有機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


為何面對同樣災難或打擊,有些人會較易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原因眾說紛紜,有學者就從家庭系統方面去解釋,認為每個人的情緒,其實都受家庭影響,當個人及家庭情緒功能失去平衡時,對外在事情的反應亦會較為過敏及特別焦慮。輔導治療的方向,主要是協助患者強化個人的情緒功能,通過反思去嘗試改變自己,既可幫助他逐漸走出困局,甚至可帶動整個家庭的轉變,在根源上改善問題。

面對災難意外或突如其來的打擊,有些人最後安然過渡,有些人卻從此一蹶不振。國際社家庭學院服務總監陳蘇陳英女士以博域家庭系統理論去解釋當中原因,指出創傷後壓力症的出現,並非單一個人的症狀,而是與個人及其家庭的情緒系統功能有莫大關係,因此要紓解問題,必須先了解家庭的情緒系統。


家庭驅力失去平衡

這套理論指出,每一個群體之間都有兩股驅力,包括「連結性」驅力(force towards togetherness)和「個別性」驅力(force towards separateness/individuality)。人是群體的動物,每個人都需要互相關護和扶持,因此會產生一股凝聚力量,家人之間很多時會不自覺就想彼此融和一起,無論想法、行動及做事方式都一致,就是出於這股「連結性」驅力。與此同時,人雖然過群體生活,但亦想擁有獨特性,希望讓人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就是「個別性」驅力。


有些家庭的「連結性」驅力會過度強烈,某些家庭成員很希望其他成員跟自己一樣,例如父母要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規劃人生,若子女不順從,便會很生氣,甚至加以威脅,要趕他們離家等。這股「連結性」驅力與另一股「個別性」驅力彼此間無法協調,便會產生很大壓力;很多時子女為了取得父母的歡心,便只好放棄自己的意願。


陳蘇陳英女士指出,很多抑鬱症患者其實都是處於這種狀態。「他們的情緒倚賴程度一般都很高,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因此乖乖的順從他們的意願,但因為不是本意,因而又會感到委屈,中間產生很多糾纏及矛盾,這樣兩股力量互相交戰,失去平衡,令整個家庭的焦慮感很高,因而會出現很多徵狀,例如家庭成員間互不瞅睬、關係疏遠、經常爭執,甚至引致其他疾病等。」

家庭焦慮感強  情緒成熟度低

家庭的焦慮水平很高,最明顯的情況是很多事情都無法好好地解決,例如一家人計劃去旅行,原本應該開開心心,但由於各持己見,爭吵不斷,最終也無法達成共識,不歡而散。


這種焦慮感屬於長期/慢性(chronic)焦慮,有別於一些突發事件引來的即時(acute)焦慮,這類長期焦慮可能早已埋藏於家庭甚至家族之中,或許是很久之前家族成員曾經歷一些災難或巨大打擊,雖然當時他們用自己的方法處理了,但問題並未妥善解決,因而在家族中承載下來,一直影響?家族成員。


這些家庭往往帶着旁人未必理解的憂心,焦慮感特別強,面對壓力的敏感度也較強,對問題的評估自然容易出現偏差。在同一件事情上,其他人可能較能心平氣和地面對,但這些家庭成員卻會反應過度,以較強烈的方法去應對,遇到突變時,亦會較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症。

帶當事人檢視過程和反思

既然問題根源可能來自家庭,治療創傷後壓力症亦不能單看個人的情緒徵狀,而是會從一個較廣闊的畫面去看整個問題,同時檢視他身處家庭的功能狀態及情緒成熟狀態,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


在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會通過發問,去引導當事人回想及注意事件發生的過程,例如「通常在甚麼情況下會被勾起強烈的情緒反應」、「面對哪些人時特別容易有這些症狀」、「這些症狀怎樣影響自己」等。通過這些回想及思考,可以幫助當事人較清晰地去了解當時情況,並帶領他去了解這些症狀與他之間的關連,以及自己那種過度敏感的由來等,然後再逐步帶他去理解自己的家庭怎樣參與其中,從而造就了今天的情況。

輔導的重點,不在於幫助患者處理那些沉鬱的情緒,而是鼓勵當事人在反思過程中,思考自己可以做甚麼去改變現狀,而不再把問題歸咎他人,又或把責任全摃在自己身上。很多創傷後壓力症的患者會感到無助,不知道如何幫助自己;但當他們的能力感加強後,覺得有些地方自己還是可以去做的,可以調校自我的反應,受制於環境的壓力感便會相應降低,徵狀亦會逐漸減少。


輔導過程雖然鼓勵家庭成員參與,但很多時都只是進行個人輔導,因為即使只是一個人改變,其實已可以帶動整個家庭的改變,陳蘇陳英女士如此解釋:「家庭成員本身經常容易爭吵,但若有一人能夠較冷靜清醒去處理問題,自然也容易影響其他成員,令其他人也會稍為冷靜下來或停止吵鬧,從而開始出現轉變,慢慢產生新的家庭形態。」

更多資訊可參考:國際社家庭學院http://www.isshk.org/zh-hk/services/index/issfi

 


博域家庭系統理論

由精神科醫生梅利‧博域(Dr. Murray Bowen)於1960年代創立,為人類行為及關係提供一套理論框架。它把家庭視為一個情緒單位,家庭成員之間在思想、感受與行動上都互相影響着,藉着研究及改變當中的互動情況,協助改善情緒及行為等問題。

 

024-025_edited.jpg
026-027_edited.jpg
icon_hkcss.png

Hotline: (+852) 2301 2303 (For help seeking, booking and enquiry on counselling service)

Donation Enquiry: (+852) 3690 1000

General Enquiry: (+852) 2947 8669

Address: Unit 1001-1003, 10/F, New Treasure Center, Ng Fong Street 10, San Po Kong (MTR Diamond Hill station exit)

IR No.: 91/7268

Partner Program: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3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