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精神健康政策治在好源頭

政府在4年前成立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檢討香港的精神健康政策,有關報告終於在今年4月份公佈,當中提出40項建議,涉及20個範疇,除着眼於成年人的精神健康服務外,亦特別提到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服務和長者認知障礙症的支援,以回應近年兒童及青少年求診者大增,以及人口老化的問題。


報告一出,批評之聲四起,大多認為等了4年的精神健康政策報告,到頭來不過是一場泛泛空談,既缺乏規劃和承擔,更沒有具體的改善措施,例如大家都很關心的如何增加精神專科醫療人手、加快患者輪候時間及增加對照顧者的支援等等,都未能在這份報告中找到滿意答案。


無可否認,如果從即時增撥資源、加強醫護人員尤其是精神科專科醫生等角度去看,報告確實未盡如各方團體之意,甚至泛善足陳;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它的?眼點正正不在於這些方面,而是在探求另一些方向,讓治療的工作盡量留在社區層面,並且在治療及康復過程中,加重其他非傳統醫護人員的角色,在報告裏面提到的一些計劃如「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等,正是採用多方協作的模式,令治療的重擔不再全部落在醫護人員的身上,甚至把工作焦點推前到治療初期以至預防的階段。


這個其實亦是很多發達國家的發展方向,因為若仍像以往多年來一直採用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不但醫療成本非常高,成效亦不大理想,結果只會對醫療資源不斷苛索。與其等到疾病發展至嚴重的階段才往醫院擠,不如想辦法盡量讓患者在病發初期已在社區得到治療及跟進,而更關鍵的,當然是在源頭做好,加強精神健康的推動,這才是上上之策。不少在外國已被驗證為有效的精神健康護理模式,也是建基於這個理念。


面對現時精神專科醫療服務的嚴重不足,需要訂定有效措施及增撥資源去改善,這是毋庸置疑;不過作為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更需要定立一個正確的發展框架,才能令精神健康的推動及醫療服務的發展,不致走入死胡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