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酗酒與情緒共病

治療需雙管齊下

訪問  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醫生

眾所周知,酒精危害身體健康,影響情緒,酗酒更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必須及早進行診治。不過,臨床顯示,幾乎沒有患者承認自己酗酒,甚至沒有人認為自己是酒徒或貪杯肆飲,相反地他們還以為自己可以控制酒量,無視酗酒為病患,而酗酒與情緒病更有?雙互關係,令治療更為複雜困難。

為何會酗酒?

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醫生指出,不少酗酒者初期都是從淺酌開始,久而久之,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漸漸愈飲愈大量,甚至對酒精產生了依賴,需要愈來愈多的酒精才能喝醉或達到滿足,因為大腦適應了酒精,無法不依靠酒精來運作,當停止飲酒時,會出現退癮症狀,包括:手震、冒汗、頭痛、煩躁不安或緊張、噁心、焦慮等等。

「所謂借酒消愁,是飲者希望以酒除去不快的情緒。酒精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以情緒病患者來說,他們很可能因為借酒精的作用來減退緊張或焦慮的情緒,在飲酒後感到疲憊,令人暫時忘記煩惱,放鬆心情,克服焦慮和恐懼,但這些效果只能帶來數小時的短暫逃避,長飲下去必定受到酒精的傷害,演變酗酒成癮。在臨床經驗中,酗酒與情緒抑鬱大有關係,過量飲酒,會引致各方面的身體疾病,導至生活頹廢,人際關係失和,工作和財政困難等,這些惡果都會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令情緒受影響。」麥醫生又解釋,遺傳因子以及環境互相影響都是導致酗酒的因素;父母酗酒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成為酗酒者;而環境因素則包括社會、文化、朋輩影響及廉價又易得的酒精飲品等,都會增加酗酒的概率。


酗酒與抑鬱

很多抑鬱症患者有酗酒的問題,究竟是飲酒引致抑鬱症,還是抑鬱症帶來酗酒?「抑鬱病患者可能借酒消愁。另一方面,抑鬱症也可能是由過量飲酒引發。酗酒與抑鬱的因果關係是雙向的。酒精會擾亂腦部某些化學物質的水平,例如令血清素失衡,增加患上情緒病的機會,令焦慮和抑鬱的病情加劇。」麥醫生分析,酒精有耐受性的特質,重覆使用時,其效應會逐漸減低,如欲得到與飲酒初期的同等效應,便必須加大劑量。即是說,患者會發現自己需要愈來愈大量的酒精,才能感受到預期的效應,當耐受性現象出現,表示已經要依賴酒精了。過量飲酒或醉酒後,不少人會感到疲倦和沮喪,令人的情緒變得更低落。


「宿醉會令人感到相當難受,當酗酒者醒過來,會感到不舒服、焦慮和坐立不安,甚至會為飲酒太多而感到內疚,固有的問題沒有改變。長期酗酒,更可能會帶來各種家庭問題、伴侶間的衝突、性功能障礙、影響工作表現等,令患者感到自己不受歡迎或被人排擠,加上身體健康日差,更令他們失去自信;當情緒低落時,又靠酒精來令自己好過一點,惡性循環,釀成難以戒除的酗酒習慣。

治療3步曲:認知、戒癮、康復

「處理酗酒問題,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配合。很多酗酒患者都不會承認自己喝酒已經出現失控問題,所以在治療期間,必須要讓患者認識酒精危害健康及對他們的生活和周圍的人的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麥醫生表示,患者可以在治療過程中住院,也可以是門診,視乎酗酒嚴重性。藥物是整個酗酒治療的重要部分,醫生會處方藥物幫助患者減低戒酒其間因脫癮反應而出現的不適;戒酒後如果心癮仍然強烈,醫生也以藥物幫助患者對抗心癮,「在治療初期,一般會使用鎮靜劑(俗稱戒酒丸)去減少患者戒酒時出現的身體不適。但最怕是患者不坦白,向醫生誇大或縮小酗酒程度,影響處方藥物的效用。要治療成功,必需要配合輔導和心理治療,相輔相成。」


麥醫生強調,「在治療過程中,身體的檢驗是必要的,例如肝臟和心血管問題;酗酒者經常以酒代餐,導致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必須注意均衡飲食攝取,而適量的維他命(尤其是B1)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亦需要對抑鬱症或其他情緒疾病作出評估和進行治療。」


戒酒後再次酗酒是常見的,如何應付復發?「所以有效的支援系統是必要的,治療涉及教育有關酗酒對身體及心理的影響。我們會為患者制定一些康復方案,防止復發,包括提供諮詢、心理輔導和醫療護理,免得戒酒的努力前功盡棄。」麥醫生鼓勵酗酒者,雖然治療方案的成功率因人而異,但是大部分酒精依賴患者最後都能完全康復。
 

024-025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