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藥材
平伏抑鬱情緒
資料來源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技術開發部
中醫看抑鬱情緒,悶而不舒,形同氣瘀積而不暢,與肝鬱不舒有關,耗氣傷脾,宜疏肝解鬱,健脾理氣。多用花類及果皮類,帶香氣之品,能有助宣泄。
情緒失調與五臟健康
喜傷心
怒傷肝
思傷脾
悲(憂)傷肺
恐(驚)傷腎
抑鬱是都市人常見情緒的困擾,患者很多時會感到悲哀空虛、失去動力、內心灰暗。
中醫對情緒病早有認識,並建立各式治療方法。中醫理論中沒有「抑鬱症」病名,但按其表現相當於「鬱症」範疇,與情志不舒、氣機不暢有關,可以透過中藥、飲食指導、穴位按摩、針灸、運動等多元化方式治療。
情志病可由外間刺激引發,情緒變化是人體對外界環境的心理反應。一般情況下,偶然的情緒波動不會致病,但如果情緒超越了限度而不能節制的話,就會使臟腑功能與氣血運行失調而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按五臟對應七情來說,不同的情緒過極時最先受累的臟器分別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憂)傷肺、恐(驚)傷腎。
以悲制怒的例子
漢武帝時,傳說漢武帝的乳母在宮外犯了法,武帝盛怒之下想處置她,乳母向東方朔求助。東方朔說:「如果你想獲得解救,就在將要抓你走的時候,只是不斷地回頭注視武帝,千萬不可說甚麼。這樣做或許還可以有一線希望。」乳母到了武帝面前,東方朔也在旁邊侍坐,乳母聽從東方朔的提示,不發一言,只凝視武帝;此時東方朔就對乳母說:「你太癡了,皇帝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哪裡還會靠你的乳汁養活呢?」武帝聽了,面露淒然之色,當即赦免了乳母的罪過。這是個以悲制怒的故事,不然漢武帝的乳母必死無疑。
抑鬱情緒與肝脾關係最密切
情緒健康有賴氣血通暢,肝疏泄得當,才能心境舒暢。如果肝出現毛病,不能疏導氣血時,氣凝滯,則心情亦鬱而不舒,表現鬱悶不樂及多愁善感;反之疏泄太過則氣血上衝,表現為煩躁易怒、興奮不定。
中國內地有學者於2001-2003年間在全國8個城市對抑鬱症患者進行中醫證候調查,發現「肝鬱氣滯」及「肝鬱脾虛」最為普遍,兩種證型已超過50%。可見肝與抑鬱情緒關係最密切。
肝鬱及脾虛,為常見中醫名詞,前者指肝氣不暢達而產生毛病,具體表現包括情緒抑鬱、悲觀厭世、表情沮喪、煩躁、常嘆氣等;後者指脾臟虛弱,消化吸收營養功能減退,甚至出現氣血生成不足問題,出現情緒抑鬱、悲觀厭世、表情沮喪、體消瘦、面黃、胃口差。
在治療方面,強調辨證論治,常用疏肝健脾、理氣和血、安神定志之法來醫治。
抑鬱情緒
1. 持續感到鬱悶、煩躁
2. 對事情失去興趣
3. 易疲倦,失去朝氣
4. 失眠或早醒
5. 食慾降低或暴飲暴食
6. 否定自我價值
7. 感到無助
中醫情志相勝法:思傷脾,怒勝思
‧適用於思慮憂鬱、疲倦無力的人
‧如您有自責內疚感,請分析問題,明白責任不在自身而是外界環境,可把不滿直接以發怒表達出來,可以試責罵他人
‧中醫認為發怒會帶動「氣」向上向外流動,把「鬱積」的氣疏泄出來,從而減少思慮憂鬱
‧可鼓勵進行:打沙包、打球等略具攻擊性運動
宣發鬱悶的花藥
玫瑰花
功效:行氣解鬱,和血,止痛
適應症:心情鬱悶,氣頂胃脹,外傷瘀痛,月經不調
茉莉花
功效:理氣止痛,辟穢開鬱
適應症:胸悶胃脹,頭脹頭痛,便爛腹痛,食慾減少
桂花
功效:暖胃化痰,散瘀止痛
適應症:胃脹冷痛,痰多胸悶,心情鬱悶,牙痛口臭
宣發鬱悶的果藥
佛手
功效:舒肝理氣,和胃止痛
適應症: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食少嘔吐
青皮
功效: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適應症:胸脅脹痛,疝氣,乳房腫塊,食積腹痛
陳皮
功效:健脾理氣,燥濕化痰
適應症:胃腹脹悶,痰多咳嗽,食少吐瀉
藥茶緩解抑鬱情緒—四逆散
‧ 功效:疏肝理脾
‧ 適應症:抑鬱煩悶,脇部脹滿不適
‧ 身體症狀:手腳冰冷,但身不冷;或有咳、心慌、腹痛、腹瀉
‧ 成分:柴胡6克、白芍6克、枳實6克、炙甘草6克
‧ 製法:加水3碗小火同煮30分鐘
‧ 注意:身體怕冷人士不適合
柴胡
功效:疏肝解鬱,退熱
白芍
功效:養血柔肝,止汗調經
炙甘草
功效:補氣和中,調和諸藥
枳實
功效:破氣,消除胃腹脹滿,通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