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需要新思維
勿將病床為妙方
最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於2016年4月13日進行會議,審議事項繁多,其中涉及精神健康有葵涌醫院擴建項目。據政府提交文件,估計建設工程費用為7億5千萬元,其中亦包括翻新護理學校及宿舍,以及部分瑪嘉烈醫院。有議員特別就葵涌醫院的床位數目在擴建後只由920張增至1,000張,即只增加80張病床提出質疑,認為數量不多,未必能應付人口增長。
單看80張床位這個數字,對比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精神醫療問題,確實看似杯水車薪。然而,是否增加更多的病床,就能應付挑戰?事實上,單以床位多寡討論醫院服務優劣,這種看法已經相當過時。精神健康治療早已由以往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制訂政策,純粹只用藥物治療,漸漸改為社會模式(social model),針對預防、公眾教育和共融。以葵涌醫院為例,以往醫院設計都是以住院監護患者為目的,現在服務範圍重點已轉向及早察覺病患,及社區康復服務。重建後的葵涌醫院,除了提供住院服務外,還有日間醫療服務、社區外展服務及與伙伴組織推行相關服務等等,志在以綜合服務形式,幫助患者康復並融入社會。如果只以床位多少,去衡量擴建價值,只會流於片面和數字化,並未觸及問題核心。
精神健康政策一直以來,不是硬件不足,而是軟件未能配合,精神科醫生不足已成多年問題。食物及環境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在2014年6月立法會答辯中指出,當時醫院管理局只有337名精神科醫生,若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每一萬人就應該需要一名精神科醫生,以此計算,本地精神科專科醫生與本地人口的比率約是0.39:10,000。如果要符合世衛標準,我們就需要增加400多名精神科醫生。根據《精神健康地圖2014》(Mental Health Atlas 2014),其他富裕國家每一萬人也有0.87個精神科醫生,比香港多出一倍有多,顯然香港距離世界標準仍有很大距離。香港精神健康醫療系統,一直都是「有病床,無醫生」,醫院入住率大約有7成左右,擴建多80張床位,似乎亦可應付未來需要,反而香港醫療人手不足,才是最大問題。醫療人手不足,最終令患者輪候時間延長、診症時間縮短。
話說回來,葵涌醫院現時擴建的理念,是根據綜合服務類型為原則,超越以往醫療模式,似乎是值得期待。不過醫療系統其實只是精神健康的一部分,過往政府經常為人詬病,被指欠缺一個整體及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近年有不少自願團體或者政黨,就這個問題提出建議,促請政府參考歐美先進國家如新西蘭、澳洲、加拿大等等,成立精神健康的委員會,或類似高層次的組織,負責統領政府各部門工作。該委員會成員應包括:政府官員、醫管局、立法會議員、社福機構、醫療專業人員、康復者、病患者家屬、學者等等,負責統籌精神健康政策,並且定期向社會匯報工作,令香港市民能夠加強精神健康。
「沒有精神衛生就沒有健康。」精神健康不只是一個身體心靈上的問題,更是社會的問題,如果欠缺社會大眾互相合作、支援,儘管病人可以離開醫院,但卻不能融入社會,這並不是一個富裕社會應有的態度。是時候要改變了,我們不單要增加床位,我們更要改變思維。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出版委員會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