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形神相即

心身一體

文: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戴昭宇博士  教學科研部高級講師


情緒者  情志也

情緒病是泛指所有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特質的精神疾患,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驚恐症、社交恐懼症、創傷後情緒症等等。臨床上病情常常遷延波動或反覆發作,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學業、社交或家庭關係等帶來困擾。有統計顯示,香港約有20%的人群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日常受到情緒困擾。伴隨着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都市化發展,現代人的心身緊張因素與壓力劇增,這也構成了近年來國際上對於醫學模式應該從「生物醫學」儘快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呼聲愈來愈高的背景。


中醫學體系源遠流長,其基本架構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成書於彼時的《黃帝內經》,將病因主要分為內外二端:外因為生物、物理以及化學等環境因素,中醫稱之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過剩或過激);而內因就指精神情緒因素,亦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情」的異常。中醫認為,情緒與心理活動都是內臟功能的體現,人體是「形神相即」、「心身一體」的。心身因素相互影響和反饋,「七情」中某種情緒的過激,可以誘發臟腑的「內傷性」紊亂或病變,表現出病態的情緒及軀體症狀,導致「情志病」的發生。


中醫以往多將我們現在所說的情緒稱之為「情志」。人的情緒豐富多彩,在中醫主要有「七情」和「五志」等種類的區分。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而五志對應於五臟,指喜、怒、思、憂、恐五種情志的變動。《內經》認為情志的變動和五臟的機能有關,心志為喜,肝志為怒,脾志為思,肺志為憂,腎志為恐。五志是對七情分類的一種簡化。


可以說,自體系確立伊始,在病因學以及診療學和養生保健方面就一直是環境因素(六淫)與精神心理因素(七情)並重的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雛形初具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體系,就是一個心身醫學的體系。

診療及預防

在情緒病的治療上,中醫療法除了中藥和針灸的應用可以心身同調外,通過歷代醫家反覆的臨床實踐和探索,於心理治療方面也具有許多獨特的建樹。例如運用語言的開導疏泄法、移情易性法、以情勝情法,可以心身同調的氣功、太極拳、五禽戲等體育方法,以及便於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而為患者喜聞樂見的棋琴書畫等文娛保健康復法,積累了豐厚的理論和臨床研究業績。特別是最近30多年來,相互交叉而密切相關的「中醫心理學」、「中醫情志病學」、「中醫心身醫學」、「中醫行為醫學」、「中醫腦病學」等新學科也在逐步確立,這些都涉及到情緒病的診療以及預防和保健。


中醫診斷情緒病,目前主要如下兩種方法:一是運用望聞問切的四診方法,搜集患者有關心身狀態的資訊,在此基礎上通過中醫學的辨病與辨證,對病人的狀態特點(病與證)加以判定和把握;二是在四診的基礎上,參合現代精神醫學或臨床心理學的疾病診斷分類,再加以中醫學的辨證。


總結發展至今的中醫情志病學內容,可以看到許多獨特的情緒病病名:諸如臟躁病、百合病、奔豚氣、梅核氣、癲病、狂病、驚悸等等,儘管與現代醫學的診斷標準有所不同,但依據這些病名診斷再加以辨證的中醫學的診療,在臨床上是行之有效的。


以臟躁為例,其病類似於現在的焦慮症或抑鬱症,患者以女性居多。病名源自東漢張仲景的醫著《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併治》。原文提示:「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臟躁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特點是精神渙散、情緒不穩,抑鬱與焦慮可以兼見;辨證多屬於由情志抑鬱或思慮過度,損傷心脾而引起的心脾氣陰兩虛證,治療多選用甘麥大棗湯。


對於現代的抑鬱症或焦慮症,中醫學專家們按照辨證方法,考察患者診療特點和規律,至今也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例如,中醫學所說的「肝鬱氣滯」證,可見有抑鬱、焦慮、緊張、悲觀消極或煩躁易怒、容易激動等精神情緒異常,以及口苦、咽乾、胸脅脹滿、月經失調等軀體症狀。現代中醫學「證」的概念,與「症狀」或「病」的概念不同,指的是運用中醫理論和方法,對在某一時期或某一階段病人生理病理特點的總體概括。其中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病勢以及病機(病理)與病情輕重等諸多要素。重視心身一元和局部與整體、機體與社會等整體觀的中醫學之「辨證」診斷,是對心身狀態的同時與即時把握。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