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情有義
全民情緒當自強
陳靄華

46-47.jpg

陳靄華從事精神健康護理工作多年, 並任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顧問,歷年出心出力服務,對推廣精神健康的取態堅定:量之外,更須重質, 引導大眾實踐維護情緒之道。她由衷進言,精神健康教育須「入肉」的推廣, 鼓勵全民情緒「自強」,預防勝治療,體現提升心理質素的初衷。

陳靄華(Eva)自護士學校畢業後便投身公營醫院,主力服務精神科,成為資深精神科專科護士,退休前是醫院社區外展組的顧問護師,現為美國耶魯大學復元及社區健康課程教育工作者。回溯當天加入心晴行動,可說是「有」心插柳。

自薦加入 心晴同行
任職公營醫院,每年調整薪酬後按追溯機制補回的薪金,Eva習慣作慈善捐獻。有一回尋找慈善組織資料時讀到心晴行動的介紹,發現機構由情緒病過來人推動成立:「在香港,這是相當特別的!」向來熱衷義工服務,藉以開眼界、長見識,故捐款之餘還送上信件:「表示對心晴的服務感興趣,自己也是醫護人員,不知能否幫上一把。」毛遂自薦下,獲邀加入出任顧問。


之後參與多種服務,像協助舉辦講座,更曾在商場活動站台講解精神健康,又加入顧問專家小組,與求助者及其家人面談,並協助訓練義工:「工作類型多樣化,愈做愈感興趣,學到了許多。」期間與來自社福、醫療、高等教育等界別的成員合作愉快,見證心晴茁壯成長,「由小型非政府組織起步,開發各類型富創意的服務項目,在精神健康教育領域建立『江湖地位』。」

精神護理 堅守崗位
由早年經護校獲得註冊護士資格,到後來在香港理工大學修畢護理學學士課程,當年精神病尚屬忌諱的年代,Eva卻毅然涉足精神科。她憶述曾在電視看到聯合醫院精神病復康小組的介紹,已甚神往:「病友聚在一起分享,在當年屬較新的模式,有別於慣常的床邊護理,我很喜歡。想像自己帶領小組協助患者,很有意思,便選擇了精神科。」


由想像走進現實,Eva發現床邊護理不能缺,但內心火苗沒被澆熄,因同步參與各類型護理工作,如外展家訪,體會精神問題涉及當事人的生活背景、社交關係。「精神科並非只護理病症,而是聚焦患者及其相關的人與事,我相當感興趣,故持續進修。」參與的項目愈趨多元,如社區諮詢、認知行為治療等,愈加投入:「我向來喜歡從事較另類、新興的工作。」


Eva認為港人生活緊張,精神健康有待提升:「社會重視高效率,大家處事都『去得太盡』,情緒繃得好緊!」她感慨中庸之道漸被淡忘,大眾動輒狠批、辱罵,躁動不安。背後涉及種種社會心理問題,非朝夕能逆轉,不如由本身開始:「要維護精神健康,自我調適是重要的。懂得調校觀看事情的角度,心情較易平復。」面對爭拗,可採取中間位置,多點包容;同時為個人找尋平衡的定位,別執着爭第一:「這些要長時間通過正面的健康教育來引導、薰陶,無法速成。」

追求實踐 質量兼注
歷年從事精神健康教育,Eva強調須留意教育的定義:「除講授知識,對行為的改善亦非常重要。」部分機構急求達標,藉大型講座吸引大量參加者,數字雖亮麗,但若變成常規操作,便遠離健康教育的核心。她明白數字有其衡量意義,但那只是「第一部分」,應有「第二部分」,藉數字以外的量度機制探究質素的改善。若長期只着眼參加人數,沒關注他們是否掌握得到健康真義,可說本末倒置。她同意這有一定難度,卻是大方向所在。

 

Eva認為健康教育的核心,應是受眾吸收訊息後,能切實運用,改善行為。若只提供表層教育,僅少數人能入腦並實踐:「須進行『入肉』的深層教育,增強抗壓能力、重整管理情緒模式、建立正向思維等。」她欣賞部分項目在課堂後另設小組工作坊,甚至安排情緒教練跟進,指導參加者在生活中落實所學。


儘管仍有很多不足,見證香港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的Eva認為這些年來服務已大為改善,如護理員的訓練及配套提升了,外展服務加強了,病人更容易接觸到專業人士。奈何服務增長追不上需求急升,面對此局,她再從「自我」出發:「公共資源有限,難以覆蓋每一個人,市民可以『自強』,維護個人健康。」

支援基層 鼓勵自強
近年,基層健康備受關注,相關醫療支援獲加強外,亦配合健康教育。「讓大家明白預防勝治療,發現有小毛病,先透過社區資源謀求改善,而非立刻進公營醫療體系。」Eva指當中包括精神健康項目,如社區支援小組促進病友互相扶持,亦有「充權」(Empowerment)計劃。重點是強化「自我管理」的意識及裝備技巧:一般人須學好壓力處理;有徵狀者要多加管理情緒,如平息怒火減少衝突;患者則要定時覆診及服藥,避免復發。


目前社區雖然有設立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精神健康綜合中心,支援基層的情緒問題,但她直言理念雖好,可是運作上存在不少問題,效果未如理想。她有感而發:「相較於投放龐大資源推行的大型項目,小型項目相對易管理,由不同的非政府組織發展,各有火花,未嘗不是好事。」理解操作上有難度,但鍾愛「另類、新興」事物的她認為政府須改善操作僵化的問題,亦寄語民間團體:「運作上可多注入創意,別過於墨守成規。」

鬆弛孖寶
陳靄華過往就讀的學校都是着重「求學」而非「求分數」,甚為難得:「讓我更放膽選修鍾愛的科目,毋須為分數得失而大為緊張。」有此正向心理基礎,早已掌握兩大鬆弛「孖寶」,調適情緒:


就讀的中學位處半山,當心情鬱悶,她會外出走走:「居高臨下,遠眺海岸,體會人其實很渺小,心境便開闊許多,情緒亦恢復過來。」每遇不快事,便往外蹓躂,登高俯瞰周遭,自能平復心情。而親親大自然亦成為嗜好,閒來遠足、郊遊,鬆弛減壓。

 

受人事問題困擾,她會靜思:「想想自己最初的目標,當基礎價值沒有被動搖,哪管身處何地、與何人合作,仍能找到快樂。」她也練習靜觀,體會箇中效果:「靜觀有助平靜,當內在能夠平靜,周遭的起落變化,對
你的影響亦不會太嚴峻。」

配備大兜 增強情緒容量
長年與精神病患者接觸,面對各種負面情緒,陳靄華承認心情偶有波動,笑言:「有時候回家亦會發家人脾氣。」早年立足醫護前線,接觸大量個案,及至資深崗位,接收的都是問題叢生的嚴重個案:「個人要有非常強的能量,好比心裏懷着一個大大的兜,扔甚麼下來都接得住。」


尋常人看來的苦差,她卻如此風趣比喻,調適能力着實強。她強調心態很重要,必須靈活的調節觀察事物的框架。好比掃描二維碼,須把方框移動調節,直至對得上:「總是停留在同一位置,就是鑽牛角尖。」她亦引導病人調節框架,用闊一點的角度觀察人和事:「協助他們把負面的東西移到正面的地方,助人之餘也幫到自己。


畢竟要處理這麼多負面東西,須把自己那個兜弄得闊一點,才能盛載多一點。」

46-47.jpg

陳靄華不但出任心晴行動的顧問,更為本會的講座擔任主講嘉賓,在小組活動中與參加者分享精神健康知識及經驗。

48-49.jpg

陳靄華(左三)出席心晴行動的義工嘉許禮,與本會主席黃綺雯博士(左一)合照。

48-49.jpg

疫情肆虐,陳靄華早前再上前線,成為全民檢測的工作人員。

icon_hkcss.png

Hotline: (+852) 2301 2303 (For help seeking, booking and enquiry on counselling service)

Donation Enquiry: (+852) 3690 1000

General Enquiry: (+852) 2947 8669

Address: Unit 1001-1003, 10/F, New Treasure Center, Ng Fong Street 10, San Po Kong (MTR Diamond Hill station exit)

IR No.: 91/7268

Partner Program: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3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