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輔導員對話
三角戲劇關係
受害者、施虐者、拯救者

撰文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教育及服務經理
認證輔導員 (HKPCA) 黃永泰先生

卡普曼博士( D r S t e p h e n K a r p m a n ) 在1 9 6 0 年代透過觀察歸納出「三角戲劇關係」(Karpman Drama Triangle),當中解釋了那些自覺為受害人的人,為何身邊永遠都有個「恐怖」的施虐者,秒秒鐘都在針對自己,三角關係亦為當中吹毛求庛之加害行為作出解釋。

第一幕:
面對施虐者,受害人(只要自覺是就可)覺得自己為天下最淒慘的人,終日想逃離施虐者的魔爪,日常見到對方背部立即敬而遠之,當自己全身360度散發負能量並帶有「可憐」的味道時,拯救者往往會在此最困苦的時刻,出現在受害人身邊。


拯救者一方面是一個能力甚高(High Functioning)的人,當見到種種不公平的淒慘現象,加上受害人萬般委屈,自然會希望拯救受害者於水深火熱之中,並作出各方面全方位支援。至於施虐者,無論有否特別針對受害人,都會覺得對方能力不足,不求上進,莫名其妙,希望對方儘早消失,到此三角關係已形成。

第二幕:
在拯救者的加持後,受害人自然更加覺得自己是受到不公平對待,亦會「受難化」(Victimize) 自己的遭遇,直接地對施虐者更加憎恨。拯救者與受害人接觸日多,自然會幻想對方早日進步,脫離苦海。施虐者面對受害人與拯救者二人連成一線,往往會更緊張,自自然然地更加放大受害人的過錯,甚至想儘早剷除眼中釘。


當三角關係維持一段時間後,受害者憎恨的感覺卻可能逐步減少,取而代之乃怨天尤人,覺得自己深陷地獄輪迴之中。拯救者則可能漸漸對受害人「恨鐵不成鋼」,加上自己亦可能吸引到愈來愈多受害人徘徊身邊,慢慢地筋竭力疲(Burnout),無奈地對受害人萌生愈來愈失望的感覺。施虐者方面則較簡單,每次見到受害人驚驚青青,就愈覺對方缺乏能力,不事生產,希望與對方儘早脫離關係。

第三幕:
當演變到最高潮的時候,受害者久而久之亦對自己信心盡失,受施虐者潛移默化,同意施虐者對自己的觀感,即是覺得自己亦是垃圾,拯救者方面慢慢亦可能有同樣感覺,當然施虐者觀乎受害者此時的表現,亦印證了自己的觀察,事已至此,三人都有機會慢慢成為施虐者,即是覺得受害人無能力作出任何改變!

日常的心理治療
年月漸久,當受害人身邊每個人都是施虐者時,案主往往深陷泥澤之中,心如刀割。治療起首,是透過同理心(Empathy)去體會案主(Client)的感覺,並以信任去建立治療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然後再以快案主半步的步伐,與他360度全面看整件事情,期間深入剖析與其他人的關係之餘,更會關心他多年來如何看待自己(Self-esteem),再慢慢引導案主(Intervention)去思考自己於事件中如此多年都死不了,那樣悲慘亦都能生存下來,會否把自己的角色慢慢定為生還者(Survivor),而不止是受害人。

 

至於拯救者,則會令對方宏觀地理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能為對方做人生所有事,否則只會延續受害人的問題,而不是解決他的問題。對於施虐者則會嘗試增加他的情感,讓他從受害者的角度去感受,將自己慢慢定性為一個追求完美的人,而不是一個施虐者。


隨着情緒緊張遞減,受害人亦會開始理解自己是有能力的,從而將受害人身份慢慢轉為生還者。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與對方進行上述的心理轉化,正是輔導的精髓所在,當中透過感受,逐步逐步一起去體驗(To Process)當中的轉化,對話期間自然就會令案主更新為一個自我價值高的人,而不是垃圾。

38-39.jpg
icon_hkcss.png

Hotline: (+852) 2301 2303 (For help seeking, booking and enquiry on counselling service)

Donation Enquiry: (+852) 3690 1000

General Enquiry: (+852) 2947 8669

Address: Unit 1001-1003, 10/F, New Treasure Center, Ng Fong Street 10, San Po Kong (MTR Diamond Hill station exit)

IR No.: 91/7268

Partner Program:
13259994_1185058431538532_83180277292127
JC logo.png

2012-2020

2016-2019

© 2023 Joyful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