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
克服恐懼 認識行為心理學
「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實驗前,9個月大的小艾伯特(Little Albert)並不害怕白鼠、兔子、棉花、面具等東西。可是於實驗中,當小艾伯特和白鼠玩耍時,實驗人員刻意製造了刺耳的聲音。聽到巨響的小艾伯特馬上大哭起來,表現得十分害怕。實驗人員重複地於小艾伯特和白老鼠玩耍時發出巨響,經過數次後,小艾伯特將白鼠和巨響建立了聯繫,他只要看見白鼠就會感到恐懼,就像聽見巨響一樣。而且,這種情緒反應也對相似的物品有泛化(Generalization)的現象,在實驗的17天後,實驗人員發現小艾伯特面對兔子、毛茸茸的狗和海豹皮大衣時也變得不安,也就是俗語說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這就是著名而富爭議的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心理學家從中發展出「古典制約」的理論(Classical Conditioning)。根據「古典制約」理論,恐懼症(Phobia)的成因是當事人將中性刺激和焦慮性刺激連上了關係。
例如有「恐狗症」的人可能以往與狗隻有過負面的經歷(如被狗咬),從而把狗隻和危險劃上等號。從一開始只害怕咬他的狗,到特定品種的狗,再泛化成所有狗,因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要注意的是,雖然小艾伯特的實驗對行為心理學有重大的貢獻,但是在學術道德上卻備受批評。現時已有規條保障心理實驗必須以更人道的方式進行。
家與工作壓力聯繫起來
「古典制約」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好比疫情下的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 WFH)。疫情之前,家是大多數人疲憊工作後放鬆的地方,但是 WFH 卻要求大家在家中完成繁忙的工作,更減少了同事間的社交活動,加上很多人在家裏需要同時間處理不同的事務,例如工作之餘照顧孩子等等,因此人們在家中很難放鬆,大大影響上班族的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人們很容易聯繫家裏的環境和沉重的工作壓力。他們在家中難以感到舒適,反而受工作影響,感到很大壓力。
用獎賞增強動力
除了「古典制約」,另一種則是「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根據這理論,我們會為了得到獎賞或躲避痛苦而做出某些行為。就以孩子整理房間為例,如果媽媽在孩子整理房間後獎賞他新玩具,孩子未來會更樂意整理房間(正增強 Positive Reinforcement);或者媽媽承諾孩子他整理房間後不用做額外的習作,孩子未來也會主動整理房間(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逃避令問題惡化
上文的「古典制約」解釋了恐懼症的其一成因,而「操作制約」則解釋為何恐懼症會一直維持。以「恐狗症」為例,患者遇見狗隻會立即逃走,甚至會為了躲避狗隻而不再到訪某些地方,如公園或朋友的家。這些行為又稱迴避行為(Avoidance Behaviours)。逃避狗隻能移除恐懼的感覺,也可能增加他在未來採用迴避行為的頻率,屬於「負增強」的例子。雖然迴避行為能在短期內為我們帶來好處,可是長遠來說卻會形成惡性循環,不能從根本解決恐懼。患者會依賴逃避的方式,讓自己沒機會克服焦慮,也沒法意識到原來狗不一定是危險的。
其實迴避行為不只是恐懼症患者的特徵。我們可能為了逃避做家務的壓力,選擇拖延;也可能為了逃避做功課的壓力,於做功課時不自覺、不斷地玩手機。透過拖延(迴避行為),我們雖然可以暫時逃避焦慮的感覺,但久而久之,我們可能會依賴逃避的方法,令我們不能以積極的方式和態度面對事情。
利用獎賞正面應對問題
我們雖不為意,但過往經驗總會默默塑造着我們的行為。當我們明白到這點後,就可以嘗試改變一些行為習慣。下次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提醒自己迴避並不會解決問題,更有可能使情況惡化。我們也可以運用「操作制約」的原則建立正面的應對方法,以提升自己的動力,如完成家務、功課後獎賞自己。
我們總會遇到使我們卻步的事情,但我們可以嘗試一步一步面對,期間提醒自己已完成小目標,學懂正視或者需要時尋求家人朋友的幫助。可是,假若恐懼嚴重影響到我們的日常運作,我們便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在安全的環境下面對恐懼,慢慢地消除制約反應,以改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