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情有義
麥永接醫生
攝影透心視 凝聚有情人

儘管小時候未曾以行醫為「我的志願」,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顧問麥永接醫生升讀大學時選擇了醫科,後來更順着自己愛與人交流的個性,向精神科專科方面發展。路是選對了。為病人解心結,微觀復宏觀,縱向層層深入探源,橫向廣及患者家庭及人際關係,透視原委,給情緒施無形的手術,欣慰能夠扶持患者從黑暗折返光明;在負面處境締造正面成果,也是都市人的減壓良方。

精神科以往屬冷門的專科,麥永接醫生笑言:「我的師兄師姐通常都『入過青山』。」以前大學要求醫科畢業生在選擇專科或決定未來之路前,都要先到冷門的專科實習或服務,而精神科正是其中之一,「青山醫院」則是本港精神病專科醫院的代表。不過麥醫生卻偏偏愛上這冷門,既是源於興趣,亦因親友有精神情緒問題,目睹患病之苦。


期間他也想過轉投別科如婦產科:「我名叫『永接』(意謂「持續迎接新生命」)呢!」他半開玩笑道。不過「永接」其實亦可代表「永遠接納」病人的經歷及感覺,在精神科同樣重要。彷彿就像天生的使命一樣,最終他還是選擇了成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見山不是山 見山仍是山
在精神科診治超過20年,私人執業超過7年,麥永接醫生遇過眾多難忘個案。有位「母親」領着幼童,就其專注力問題求診,期間發現她實為祖母,只因孩子生父年少有子,故訛稱自己是母親,掩飾複雜關係。又有位母親過度保護患自閉症(ASD)的大孩子,即使被對方攻擊仍啞忍。


探究下才知她未婚產子,遭家人放棄,故堅守孩子,對其行為逆來順受。可見要全面了解病情,不能忽略患者的背景因素。


精神科有其獨特性,麥醫生比喻為「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仍是山」。有些個案當事人出現焦躁、腸胃不適等徵狀,明顯是焦慮症,即「見山是山」。深入細探,其焦慮背後還潛藏更大的抑鬱,但當事人迴避流露,就是「見山不是山」。再探內情,原來他自小接受的家教,是不能向人表露失意,不可帶給別人麻煩或影響其他人對自己的觀感。可見情緒問題涉及家庭背景,須掌握全局,才能對症施治,所謂「見山仍是山」。他指精神科診治講求深度,無法單憑一個客觀檢查、度數來界定患者的病情:「初接觸時可能只見冰山一角,經診斷,結合經驗觀察瞭解身體及生理狀態、心理學分析,逐步拆解,才知水面下的底蘊,治療如同為精神心理施『手術』,既是科學,也像藝術。」


病源眾多 綜合治療
情緒病的成因多樣,每每隱匿不顯。坦言最難處理的,是患者表面有某個病的徵狀,但病源非在其身,而在家人。治療須抽絲剝繭,麥醫生以攝影作比喻:「醫生不時用各種『鏡頭』透視病情。如用遠攝鏡放大病況,細看徵狀,時而用廣角鏡宏觀審視,同時要了解家庭成員,找尋蛛絲馬跡,如遺傳因素、環境影響。」須經詳細分析才能對症下藥,所說的「藥」,非單純一顆藥,還要結合心理學家、社工、職業治療師、輔導員等專業人員的綜合治療。

現今精神科醫生除安排用藥,更要關注病人的心理、社交及家庭關係,對應施治。隨着醫療資訊增多,病人或質疑醫生的治療意見,甚至拒絕接納,即使具療效的藥也不敢試用。但麥醫生仍看得正面:「病人的認識加深了,能與醫生有較深入的交流,增加互動,誠屬好事!」他期望業界能多做公眾教育,給市民灌輸正確的知識。


以攝影交心 可融會靜觀
不少認識麥醫生的人都知道他喜歡攝影,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跟他真正結緣,也是始於與他創辦的非牟利慈善團體「心影薈」合辦了「心晴影薈展笑容」慈善攝影展,一起推動攝影對情緒健康的助益。少年時代父親餽贈「傻瓜機」,為麥醫生打開了攝影的大門。他特別熱衷拍攝人像,發現攝影和精神科治療殊途同歸:「兩者都面向人,互有關連,同樣觀察人的表情動作,以至情緒狀態。攝影亦講究溝通,拿起相機,恍若多了一部與人溝通的機器。」


有一次他與一班精神病康復者在戶外舉行拍攝活動,遭街上攤販愕然查問。當時大家坦言是精神病康復者,心想定遭驅趕,豈料攤販竟親和歡迎。「大家體會到,先不要自我歧視,肯去面對、承認,其他人是理解的。」他相信藉攝影可助康復者走進社區,並促進社會人士了解,減少標籤和污名化。因此他在2013年創辦了「心影
薈」,凝聚精神科醫護人員、患者和康復者,以攝影推廣心靈健康。


麥醫生認為攝影亦可融會靜觀,平靜地、不加批判地觀察生活細節,增加覺察力。有一回他下班,見漂亮落日,縱然累極但仍前往拍照,惟抵達時已日落西山。當安坐下來,感受周遭的風吹草動和景色變化:「漸漸進入靜觀的攝影狀態,即使很忙很累,亦能夠鬆弛下來,體會到攝影也有點滴靜觀的減壓作用。」作品還可以分
享、參加活動,促進社交,讓攝影的得着昇華。

政策推動精神健康
過去兩年,面對社會衝突事件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港人的精神健康備受挑戰:「好比長時間遭過度拉緊的橡筋,沒有片刻鬆弛,部分地方已被撕扯變形。」麥醫生這個比喻,大家定有共鳴。奈何醫療人手不足,因精神疾患表面看來沒即時致命危險,長久以來患者求診需長時間輪候。明白要有效改善,得逐步實行,但對精神科的殷切需求有目共睹,他期望管理當局能制定整全的策略,改善運作,增聘各範疇的專業人士,加大力度支援精神科治療。


瞭望四方,他語重心長道:「希望當局推行政策,慢慢修補近年社會形成的撕裂,推進社群關係,同時提升應對疫情的成效,均有助改善社會大環境的氣氛,有利推動情緒健康。」

精神保健 從小起動
要維護社群的整體精神健康,不能忽視青少年的情緒問題。本身也是父親的麥永接醫生認為,現世代的孩子大多衣食無憂,但來自學業及成長的壓力絕不輕。故須從小引導孩子學習表達心情,掌握放鬆及減壓技巧,調適情緒,這是重要課題。家庭教育是其中一環,包括:

 

  • 父母別只拼命聚焦學業成績及課外興趣發展,應以同理心多和孩子溝通。

  • 留意孩子的性格發展,會否傾向完美主義,這或是情緒問題的源頭。對孩子的要求須合理,別盲目強求他們做到最好。

  • 部分父母給孩子過度優裕的物質生活,令他們不懂珍惜所得,亦體會不到箇中快樂。物質供應要適可而止,應引導孩子領略簡單生活的樂趣。

  • 培養孩子的抗逆能力。孩子難免要面對各種挑戰,可指導他們應對不同的際遇變化,哪管陰晴或雨天,能隨機應變,便看到另一番風景。

在地減壓法

麥永接醫生直言工作再忙,亦要放鬆減壓:「我會多抽時間與孩子互動,照顧他們之餘,亦是最好的減壓方法。」他經常做「家庭運動」,如全家一起踏單車,既運動,又互動,把幾件事結合進行,善用時間。他還有其他減壓點子:

  • 處事有序: 人腦無法同步應對多樣問題,徒添壓力。把事務按原則先後逐一處理,並騰出時間休息,練就處事技巧。

  • 一動一靜: 一動, 做各種運動。運動能促進多巴胺、安多酚及「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B D N F ,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的分泌,維持腦部的訊息聯繫,穩定情緒。一靜,做靜態活動,如靜觀、培養興趣,皆有助減壓。

  • 負中尋正: 在負面的事情找尋正向能量,這信念很重要。他經常處理患者的負面經歷,卻未被拉進情緒低谷,反之能在病人最黑暗的處境提供治療,協助康復,心感欣慰。

  • 生活拾趣: 留意生活小節,體味當中情趣。像下班後選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如電車,減慢節奏,放鬆心情。

42-43.jpg

麥永接醫生雖然工作忙碌,但經常抽時間與孩子互動,照顧他們之餘,自己也可藉此減壓。

44-45.jpg

麥永接醫生創辦非牟利慈善團體「心影薈」,推動攝影對情緒健康的好處,與心晴行動慈善基金一起合辦了3屆「心晴影薈展笑容」慈善攝影展。

44-45.jpg

一次街頭攝影活動,令參加者體會到歧視往往由自己開始,肯去面對及承認,其他人其實是會理解的。第二行左三為麥永接醫生。

46-47.jpg

麥永接醫生的作品。他覺得攝影可令人進入靜觀狀態,助人鬆弛下來。也許在這狀態下拍攝的照片,同樣透着一份平靜放鬆的意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