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理輔導
別低估孩子的模仿能力

不少父母經常斥罵孩子的壞習慣或不良行為,卻未必察覺到這些習慣行為,其實可能是從自己身上學來。正如現在很多孩子連吃飯也機不離手,原來父母自己也花大量時間在手機上;有些人傾向以暴力解決事情,亦可能因為父母習慣從小打罵,又或以這種方式處理問題,孩子覺得這不過是常態。身教重於言教,家長想孩子培養健康的行為習慣,千叮萬囑往往不及身體力行,教育孩子的同時,可別忘了自己也是榜樣。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小朋友十分喜歡模仿他人的行為舉止,亦認為他們那些行為十分可愛;但你又是否了解小朋友這些行為背後的學習歷程呢?在1961年,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進行了一個行為心理學實驗,名為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這個實驗對了解小朋友學習行為影響十分深遠,班杜拉更從波波玩偶實驗中發展出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理論,並成為一直沿用至今的兒童學習理論。

模仿大人暴力行為
班杜拉為了更了解小朋友的學習模式,因此進行了波波玩偶實驗。他在該實驗中準備了一款跟兒童體型差不多、像不倒翁的充氣玩具,它可作為拳擊遊戲的沙包。實驗對象為72名平均4歲的小孩,他們被分成3組,單獨接受測試,在過程中每人會先後進入3間遊戲室。


第一組:進入第1間遊戲室時,無大人陪同。
第二組:大人會進入遊戲室,並正常地玩着玩具。
第三組:大人不僅進入遊戲室,還會以較為暴力的方式跟玩偶互動。大人會將波波玩偶壓倒,反覆捶打它,拿槌子敲打它的頭部,將它丟出去並踢向牆角等,另外也會以粗暴言語罵玩偶。


離開第1間遊戲室後,孩子會被帶到第2個房間,裏面放滿非常吸引的玩具,但不讓他們玩,使他們產生挫敗感。然後孩子來到第3個房間,裏面放有「攻擊性玩具」及一般玩具,例如木槌,以及波波玩偶。


實驗結果顯示,看過大人示範打波波玩偶的孩子,打波波玩偶的行為機率較其他孩子大。不同性別在攻擊方式上亦有差異,男孩多模仿暴力舉動,女孩多模仿口語攻擊;而且,男孩的攻擊行為比女孩多兩倍。


因應這個實驗,班杜拉創了社會學習理論,帶出孩子除了從自身真實經歷學習外,也可以從觀察別人行為過程中學習。

錯誤以打罵去抒發情緒
社會學習理論帶出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以及個人行為三者,彼此交互影響。這理論指個體只是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範例),已可學習得到。


社會學習理論中的另一重點為模仿,指個體在觀察學習時,對社會情境中某個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家庭中的父母與學校中的教師,一向被視為兒童的模仿對象,因此,教育上素來重視以身作則。


根據實驗結果,若孩子在打罵波波玩偶後獲得情緒紓緩,可能會產生有效連結,往後碰到相似情境時,就會再度使用這種做法,從而建立了暴力的行為表現。波波玩偶實驗支持了社會學習理論,孩子確實會學習大人的言行,並因此認為暴力是生活常態,甚至以為這樣的行為會得到肯定。


孩子的行為像面鏡子
在教育小孩的時候,我們應該留意自身的行為。在網上看過一段關於一名父親引導他孩子吃飯的影片,當小孩不願吃飯時,他對一個玩偶使用暴力,從而令孩子吃飯。試想像孩子在觀察父親行為後的想法會是怎樣?小孩看似變得乖巧,願意吃飯,其實是因為害怕。如果小孩長期觀察到這樣的行為,會讓他們錯覺以為這行為是正確的。早期兒童顧問羅曼諾夫斯基(Julie Romanowski)表示,父母想強迫孩子做某事時,使用這種策略等於向孩子發送傷害某人的信息,這種侵略性策略會內化成為孩子「欺凌的基礎」,可見成人的行為會一直影響小孩對行為的判斷,也可能成為兒童心裏的陰影。


兒童模仿學習不一定限於暴力行為,也可以是日常的行為及習慣,甚至是一些微細的動作。例如有些父母認為孩子時常看手機,其實可能父母本身都花很多時間看手機,令兒童認為看手機是十分正常的行為,所謂「上行下效」便是這意思。當然,兒童的行為會因應個人而有所不同,不是所有兒童都會因觀察而變得暴力,這與遺傳或心理因素也有關係。不過作為兒童的模仿對象,我們成年人日常的行為是「良好的榜樣」,應儘量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就在這個周末,大家不妨放下手機,帶小孩子外出好好享受親子的時光吧。

30-31.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