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心病還須細心醫
戰勝抑鬱耐力賽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顧問 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醫生
「究竟個病幾時會好?」
對於抑鬱症患者,何時康復可能是最大困惑。接受抑鬱症治療,要知己知病,對整個康復歷程、變數須全面了解,同時避免操之過急,愈是焦急,治療效果反而愈慢。只要耐心地投入治療,循序漸進,光明出路就在前方。
身體受創,創口的癒合期相對明確,抑鬱症屬於情緒病,患者的復元路各有不同,重點是掌握康復歷程的全圖,邁出恰當的步伐。
復康之路五個「R」
當確診患上抑鬱症,由接受治療至逐步康復,途中有機會經歷5個「R」:
反應(Response):
服藥或接受其他治療後,病情起反應,部分情緒問題得到改善。
緩解(Remission):
病情持續改善,徵狀不明顯或僅餘小量徵狀,接近康復;這階段會持續一段時間,才進入復元階段。
復元(Recovery):
包括徵狀復元(Symptoms Recovery)及功能復元(Functional Recovery),後者的觀察時間較前者稍長,以確定功能上的進展。
復發(Relapse):
病情雖已有效控制,但未進入復元階段又病發。
再發(Recurrence):
已達到復元狀態,康復後卻再次病發。
抑鬱症患者一般會經歷首3個「R」,亦可能要面對餘下兩個「R」。患者的歷程各有不同,一般在服藥後,約2至4星期會有效果,即「反應」,經一至數個月,大部分徵狀受控,進入「緩解」,但達至「復元」的歷時較長,如4至6個月或以上。
復元狀態:懷抱信望愛
抑鬱症復元涉及兩個層面:
徵狀復元:
在「反應」階段經治療後,徵狀緩減了,失落感漸輕,不再想哭;到「緩解」階段,身、心徵狀獲得進一步改善。
功能復元:
到「復元」階段,身、心徵狀消失了,鬱悶感消退,態度更顯進取,可比喻為擁抱「信望愛」——對自己有「信心」,對將來抱「盼望」,與他人相互「關愛」,能與人維繫正常的社交關係,可以處理日常事務。
治療抑鬱症的方案因患者而別,好比不諳泳術人士墮海,藥物猶如水泡,先助他浮上水面;但長遠須掌握泳術,故要自我增值,在思想、行為、社交等方面持續學習,防止復發,甚至昇華人生。故除了用藥,亦配合其他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靜觀練習、接納與承諾療法,以至家庭治療等。
抑鬱症沒有絕對的復元的特定指標。患者的復元進程各有差異,故毋須強求完美,別只着眼於必須立刻復元,反而自我鼓勵持續進步,效果更佳,尤忌自行停藥或放棄治療。
胡亂停藥可致復發
有些患者誤以為抑鬱症如同感冒,徵狀消失便毋須服藥。若在「反應」階段自行停藥,固然增加復發危機,即使在「緩解」階段亦不能胡亂停藥,因為仍須經歷一段時間才至「復元」。
一般而言,絕不建議在「反應」階段停藥,隨着病情漸趨穩定,在「緩解」階段仍建議服藥半年至一年。若經歷兩次復發,約需服藥多兩年,經歷3次或以上的,復發危機非常高,須更長的服藥期。治療情緒病,復元和停藥並非完全掛鈎,源於不少患者有復發危機,這階段或持續一段時間,須以藥物穩定病情,維持正常功能。雖
然仍要服藥,但已屬復元狀態;一如患高血壓、糖尿病,須長期服藥來維持功能。
治療關鍵:欲速不達
不少患者過度關注何時康復,冀儘快復元,這想法並非最可取。當急於看到「反應」,渴求復元,進入「緩解」階段後病情再轉差,便心生焦慮,恐慌復發,情緒易受衝擊,更容易引致復發。打個比喻,有時候情緒病如股票指數,起落走勢難一概而論,時而順暢遞進,時而起落反覆,不過,整體而言是朝好的方向邁進。
接受抑鬱症治療,必須留意一個關鍵點:患者愈急於康復,復元進度反而有可能愈慢。只有你接受它,付出時間、耐心,投入適當的治療,服藥外,還學習其他待人處事技巧、管理壓力、改善思想模式等,才是最有效的復元方法。
復發中尋到出路
要綜觀抑鬱症治療的全貌,不能避談復發,無論藥物或非藥物處理、患者心態,都要預期康復後有復發或再發可能。按臨床數據,首次患抑鬱症,約有五成復發機會率,若經歷第2次,約有八成機會率出現第3次,如發生了第3次或以上,約有九成機會率再發病。不少患者的發病歷程太痛苦,對病症恐懼,求與它永別,若不幸復發,頓覺不知所措,難以接受,甚至恐慌,出現災難思想,加劇復發。
但切勿氣餒,患者的復發徵狀各有不同,儼如簽名,一般在復發初階,最先出現一些情緒異動,像睡眠突然轉差、變得暴躁、過度胡思亂想,通常與首次病發的徵狀有關連。重點是留意與前一次發病的初期,以至早、中階段的徵狀有否相似之處,若有便及早求醫。當然,亦不要流於偏執,人的情緒總有起落,並非必然是復發。
突破復發挫敗
個案:
抑鬱症患者復元進度良好,嘗試減藥,起初沒有不妥,隨後病情卻再度轉差。若源於藥物調整,一般起初會感不適,繼而改善,這位患者初時並無異樣,卻隨時間轉壞,終確診為復發。患者感沮喪,害怕病症再臨,又自覺是弱者,必須靠藥物來控制,擔心會變成依賴藥物。
這位患者原以為可以減藥,亦預期不會復發,此間難免感挫敗。醫生為他調整藥物,並解釋基於生理問題,須用藥物平衡,不代表他是弱者或藥物依賴;同時持續商討治療方案,引導他明白,這次復發與首次發病有區別,包括他懂得處理藥物及調整心理,在家人、醫護人員支援下維持信心。往後只要持續與醫生溝通,適當服
藥,配合心理治療,維持運動及加強生活技巧,留意復發徵兆,適時求助,便能漸進復元。
抑鬱復康小錦囊
-
認識復康過程,明白在「緩解」階段仍須服藥一段時間,降低復發率。
-
配合心理、行為治療,並自我增值,改善生活及處世技巧,以防復發。
-
治療別操之過急,愈心急效果愈慢,能付出時間、耐心,有助更快復元。
-
康復後,與醫生就服藥、心理行為的調整,維持溝通。
-
各患者的康復歷程有別,部分人仍有情緒起落,宜留意有否復發的早期徵狀,儘早求醫及調整心態;留意之餘,亦不要太惶恐或過度解讀情緒反應。有時候愈擔心或愈抗拒復發/情緒反復,反而增加復發及再發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