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專題
長年累月工作
感到倦怠嗎?

面對繁重的生活,長年累月每天上班、工作,對您來說,代表着甚麼?而在過去一年,世界幾乎停頓,您可曾感到少了工作壓力,讓您舒一口氣?抑或對工作新常態感到無所適從,舉步維艱,甚至變成全天候24小時做個沒完沒了,使人精疲力竭、身心交瘁,感到油盡燈枯、耗竭倦怠(Burnout)?

 

世界衛生組織( W H O ) 把工作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定義為「一種症候群,來自於工作場所長期的壓力,而未曾被成功處理」的職場現象,是一種由慢性工作壓力導致的症候群,症狀包含「精神耗盡、對工作的心理距離增加,對工作的負面感覺、以及工作效率的減少」,但不被歸類為一種醫學疾病。


倦怠感到耗盡
「倦怠」( B u r n o u t ) 最早由心理學家赫伯特. 弗洛登伯格( H e r b e r t 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主要針對長期工作壓力的一種反應,而整體生活方式、人格特質和思維方式亦會造成影響。倦怠會降低生產力並消耗精力,令人感到愈來愈無助、絕望、憤世嫉俗和怨恨,甚至會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如果開始討厭工作,感到工作能力下降,並且精疲力盡,那麼就可能是顯示出倦怠的跡象。

心理學家赫伯特.弗洛登伯格和蓋爾貝的理論認為,工作倦怠過程可分為12個階段:
1. 在工作上過度強迫證明自己。
2. 為了滿足較高的期望值,更加努力的工作。
3. 只全心關注於工作,而忽略社交及生理需求甚至廢寢忘餐。
4. 開始意識到有些地方不對勁,但無法找出正確原因,因此產生激烈的內心衝突,並轉移至引發一系列的身體症狀。
5. 工作佔據了能支配的所有精力,無暇顧及其他,形成只圍繞着工作的新價值觀,變得情感遲鈍。
6. 開始變得偏執 ,把所有的怨憤都指向工作,包括工作量龐大、繁重,並否認自己出現問題。
7. 開始感到無助和失去方向。只維持最小限度的社交,開始陷入自閉的狀態。
8. 同事、家人、朋友會注意到他們行為上的明顯改變。
9. 在自己或是他人身上看不到任何價值之所在,人生變成了一系列機械的功能組合。
10. 內心空虛,可能會濫用酒精、興奮性藥物、毒品來麻醉自己,或者暴飲暴食,濫交。
11. 心力交瘁可能帶來抑鬱,感到疲憊不堪、絕望、冷漠,認為生活毫無意義。典型的抑鬱症狀開始出現。
12. 身心崩潰,出現心力交瘁綜合症狀,嚴重者為了逃避而產生自殺念頭。在這個階段,應該立即尋求醫療的幫助。


身心徵狀發警號
倦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伴隨着各種心理和身體健康症狀逐漸蔓延。情況雖然因人而異,但具有倦怠現象的人,常見出現以下徵狀:


身體症狀
出現慢性衰竭狀態,包括高血壓、深度疲勞、疲憊不堪、失眠或睡眠質素差劣、健忘、頭昏眼花、噁心、過敏、呼吸困難、肌肉疼痛和僵直、食慾不振、性慾下降、月經不調、腺體腫脹、咽喉痛、免疫力下降、常患傳染病、流感、頭痛、心律不整、消化不良和後背痛。


此外,呼吸系統感染疾病和頭痛會持續很長時間,有些人還會出現更為嚴重的腸胃問題和潰瘍。工作倦怠甚至與糖尿病二型相關,當人處於持續的壓力和不健康的狀態下時,體內胰島素也會失衡。

心理症狀
過度疲勞和長期工作壓力導致情緒倦怠,出現精神疲憊的狀態,包括無法集中精力、缺乏創造力和動力、感到筋疲力盡、沒有精力完成工作、失敗、焦慮、缺乏興趣、麻木、悲觀、怨恨、憤怒、冷漠、社交隔離、逃避現實、拒絕工作或日常事務、與工作相關的人事疏遠、感到受到威脅或恐慌、內心感到空虛及無助、喪失個人
身份、沒有成就感、自我懷疑、偏執、渴望「退出社會」。


倦怠的最後階段是習慣性倦怠,出現嚴重的持續性精神及情緒問題,包括沮喪、絕望、抑鬱。


為何倦怠?

倦怠通常源於工作。高壓力的工作並不一定會導致倦怠,只要壓力得到適當的控制,不會造成不良影響。長時間工作亦非產生倦怠的主因,當經過充足的休息便可消除疲勞,回復精力。


導致倦怠的因素,除了與工作相關的原因,還包括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徵。


與工作相關的倦怠
•感覺就像對工作幾乎沒有控制。
•缺乏對出色工作的認可或獎勵。
•工作期望不明確或要求過高。
•只做單調或不具挑戰性的工作。
•在混亂或高壓環境中工作。
•工作得不到社會認同。


生活方式引致倦怠
• 工作太多,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社交或放鬆,工作與生活失衡。
•缺乏密切友伴的支持。
•在沒有助力的情況下承擔太多責任。
•嚴重睡眠不足。


人格特質導致倦怠
•完美主義傾向者。
•悲觀者。
•強烈控制慾者。
•高度追求卓越成就者。

高危因素
從事某些職業的人士,出現倦怠的風險可能較高。全球在線平台《醫景》(Medscape)曾於2019年對醫療工作者發出關於職業倦怠、抑鬱和自殺的調查,發現有44%受訪醫生經歷了職業倦怠。當然,疲憊的不只是醫生,每個行業及各個階層的工作人員都有潛伏風險。根據蓋洛普(Gallup)2018年的一份報告,員工倦怠有5個主要原因:


1. 不合理的時間壓力。
2. 缺乏上司的溝通和支持。
3. 工作期望與角色混淆不清。
4. 長期無法控制的工作量。
5. 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處理倦怠 3R法則
倦怠可導致身體長期病患,其負面影響會蔓延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家庭、工作和社交生活,後果嚴重。無論您當下是否已出現倦怠的警告訊號,不妨採納以下克服倦怠的3R方法:


認知(Recognize):
正確認識及注意倦怠的警告信號。


反向(Reverse):
尋求支持和控制壓力,以消除倦怠的危害。


回彈(Resilience):
適當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增強承受壓力的能力。

工作倦怠Vs「過勞死」
提起工作倦怠,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過勞死」。「過勞死」源自日語,是一種職業性的突然死亡,因過度勞動導致積勞成疾而死。其原因為由壓力引起的心臟病發作,或是長期疲倦所導致的中風致死。第一宗有紀錄的過勞死個案發生於日本,一名29歲在日本最大的報紙公司任職的海外運輸部男員工,在工作期間突然中風身亡。事件最初不為社會注意,直到198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同一公司幾位較高職位的行政人員正值壯年,卻在沒有明顯疾病的情況下猝死。當地傳媒馬上針對事件報導,並很快把這種現象稱為「過勞死」。在1987年,由於過勞死現象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日本勞動省自始就工作猝死的人數開始作出統計。

資料來源:
https://www.who.int/mental_health/evidence/burn-out/zh/
https://www.helpguide.org/articles/stress/burnout-preventionand-recovery.htm
https://www.thisiscalmer.com/blog/5-stages-of-burnout
https://www.mayoclinic.org/healthy-lifestyle/adult-health/indepth/burnout/art-20046642
https://www.verywellmind.com/stress-and-burnout-symptoms-and-causes-3144516
https://www.medscape.com/slideshow/2019-lifestyle-burnoutdepression-6011056?faf=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1%8E%E5%8B%9E%E6%AD%BB

12-13.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