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情難自禁乃常情

訪問 心晴行動慈善基金輔導員 輔導心理學家 鄧景丰先生

不停洗手,不停抹拭,不停清潔;只要身邊有人咳一聲,大家立即彈開;每次有消息傳那裏有口罩發售,大家即蜂湧至現場排隊;網上商店每次賣口罩時,網絡都擠擁得無法登入。這些情景大家肯定都歷歷在目,甚至在看到本文時,你仍然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我們的生活來了天翻地覆的轉變,停工停課,幾乎出外也戰戰兢兢。在這些情況下,你試過感到惶恐焦慮,或者煩躁不安嗎?還是覺得憤怒不滿,尤其在一片謠言下趕到超市,發現貨架上的日用品被搶購一空時?你會否變得多疑,總是害怕在公眾地方碰任何東西?又或老是擔心別人進屋後沒有徹底洗淨雙手?

 

你是否甚至試過失眠或胃口欠佳,又或無緣無故手震、肚痛,但又未必找出身體病因?

你可能會問,我是否患上了情緒病?

焦慮不安屬正常
其實以上的負面情緒,都是一些正常的心理及情緒反應,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確實存在外在的威脅,病毒會致命、傳染性極高等等,全部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某程度來說,這些焦慮不安的情緒,反而可以令我們提高警覺,採用相應的預防措拖去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

 

一般情緒病的成因,是由當事人過去生活中很多因素發展出來,例如兒時創傷、父母的不當照顧、家庭衝突,以至早期建立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緒處理方法,例如以飲酒、吸煙或打機等抑壓方式去處理情緒,這些因素在日積月累下可能會造成情緒問題,跟因為受世紀疫症影響而出現的情緒問題很不同。假如你在疫情前情緒一向穩定、思維正面,但疫情期間出現很多情緒問題,那便很可能跟疫症有關;但若你本身已有一些前設的風險,例如上面提到的情況,那麼就可能是因疫症誘發情緒病,又或者疫症加劇了原有的壓力,就像原本快要爆開的水煲,一旦加壓就有機會誘發病情。

疫情下常見的情緒病
外國已有一些研究在探討疫情誘發創傷後壓力症的情況,不過香港的疫情相對緩和,死亡率也偏低,相信未必會有很多創傷後壓力症的情況出現。至於究竟有可能引致哪類情緒問題較多,則很視乎個別情緒,因為情緒病的出現,只是冰山一角,它底下是當事人更多深層的問題,每個人都不一樣,而最終會發展成抑鬱症、焦慮症或驚恐突襲等各種不同的情緒病。

會發展成情緒病嗎?
對於同一個處境,例如今次的疫症爆發,雖然很多人會出現負面情緒,但不是人人都會最終發展出情緒病,其中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些保護因子(protective factor)。例如本身有一個很健康的家庭及婚姻關係,有一些自己可分享心事的朋友,又或本身比較懂得處理負面情緒,有一套行之有效方法去幫助自己從困難中回復到健康狀態等。當疫情發生時,大家也會因外在威脅或壓力而出現情緒問題,但疫情過後,隨着外在因素消失,擁有很多保護因子的人大多能自行回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甚至能從經驗中學習而有所得着。

當然,每個人都有機會患上情緒病,出現負面情緒更不能掉以輕心,以為這些情緒是正常反應,疫情之後就會沒事。如果出現以下的情況,便要考慮尋找專業人士如輔導員的協助:


1. 情緒反應會否過大
不妨問一下自己,平時是否也有此類反應?此刻的情緒反應會否比平時面對壓力時大得多?又或者總有一些縈繞着自己、揮不走的思緒或想法,令自己做着與別人很不同的事情。例如同是洗手,一般人可能會聽從醫學界的建議,洗20秒才認為乾淨,但自己卻總是糾纏於洗手要多少次才感到乾淨;又或者會否覺得天快要塌下來,覺得很辛苦,甚至覺得自己已無法運作等。


2. 分不清想法與現實
只要想起疫症,就覺得自己已經染疫,開始分不清自己的想法,究竟純粹是想法,抑或已變成發生了的事實。這反映思緒已開始有點混亂,需要尋找協助,去幫助梳理想法及情緒。

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
香港人的生活正逐步回復正常,不過疫情可能還會反覆出現,而且衍生的問題如對經濟的打擊亦繼續困擾着很多人。面對未來的挑戰,大家除了要鍛煉體魄外,亦應多注意心理健康,為自己增加更多保護因子。以下是一些簡單建議:


1. 多跟信賴的人傾談
多與接納自己情緒的人溝通,例如父母、伴侶或好朋友。如果覺得有情緒上的需要,即使沒有確診情緒病,亦可以尋找專業的心理輔導,畢竟疫情對很多人造成衝擊,即使疫情過後還是可能殘留一些情緒問題。輔導員會聆聽而非批判當事人,能接納及協助梳理情緒,與他一起尋找處理問題的方法。


2. 培養「夠好」的態度

疫情影響了我們一直以來對理想生活的憧憬,亦提醒了我們,有時夠好(good enough)就行,不一定要追求事事完美。


3. 學習自我照顧的練習

例如冥想、靜觀或瑜珈等,可以幫助自己去梳理情緒及減壓。


4. 查清現實
在疫情期間,面對謠言滿天飛,很多人都知道「fa c tcheck」(查清事實)的重要。同樣地,查清現實(reality
check),有時可以幫助自己減少不必要的不安焦慮。例如現時失業率雖然高,但自己的行業又是否很多人失業呢?自己平日工作表現不錯,跟公司的關係亦很好,被裁員的機會其實很低,老是擔心失業,會否與現實情況不符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風風火火之際,很多人忙於應對現實的問題,可能會把一些負面情緒抑壓着,直到疫情結束後,這些情緒才爆發出來。故此,無論此刻你有否負面情緒,都建議尋找一些適當紓緩情緒方法,需要時不妨向外求助。

復課了,孩子適應嗎?
本文出街時,大部分中小學以至幼稚園學生都已經復課。從上學到停課,再由停課到復課,對孩子來說都是無法預期的重大轉變。他們的適應能力比大人低,可以預期這些轉變有可能帶來不安、焦慮甚至惶恐等情緒問題。國內就有學生在復課後自殺,雖然只是個別事件,但家長或老師亦應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從旁協助梳理,讓他們適應箇中變化。


建議父母不妨多陪伴孩子討論復課前後遇到的事情與及他們的感覺,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仍未復課,父母可提前重回平日返學的時間表,讓孩子在身體、情緒以至生活習慣上逐漸回到原來返學的狀態,令他更易適應轉變。又或者跟他玩一些上課遊戲,由孩子當老師,爸爸媽媽當學生,讓孩子慢慢重拾原來上課的感覺。


其實今次疫情對孩子來說,可能也有正面影響,特別是幼稚園至初小學生。他們不用上學,功課也變得沒那麼緊張,玩樂的時間自然大增,這反而可讓他們通過玩去表達情緒。事實上,很多研究證明,讓孩子多玩多嘗試他們喜歡的事情,而非強迫他們坐下來乖乖學習,對心理發展其實更理想。如果身為家長的你,仍在擔心孩子玩物喪志,搞到「心散」,是時候先放下擔憂,多給孩子玩樂的時間,甚至陪他們玩他們想玩的遊戲,將有助他們表達感受,更健康快樂地成長。

-----------------------------

負面情緒應對錦囊
雖然目前香港的疫情暫時穩定,但因全球疫情反覆,大家仍不能鬆懈。對於在疫情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壓力及負面情緒,衛生防護中心及衞生署提供以下建議去應對:


避免:
‧ 怪責自己,孤立自己,自暴自棄,放棄保障健康的有效措施。
‧ 不斷瀏覽或轉載令自己或他人不安的資訊,尤其是未經證實的訊息。
‧ 思想鑽入牛角尖,將事情災難化,令自己及親人更加恐慌。例如忘記戴口罩便認為已經染病,在街上見到有人咳嗽便認為社區已經有疫症爆發。
‧ 遷怒他人,引起不必要糾紛。例如怪責有患病者傳染他人,斥罵家人偶然的無心之失,埋怨其他人爭先恐後地搶購物資或責備店員未能供應所需。
‧ 向親人說謊或向醫護人員隱瞞問題。

可以:
‧ 承認和接納自己正常的不安反應,不去抑壓或否認負面情緒。
‧ 保障自己,執行相應的預防措施,例如勤洗手、外出時戴口罩等。
‧ 愛護自己,確保基本健康,保持:
■ 均衡飲食
■ 適當運動
■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 放鬆的心情
‧ 留意疫情發展,同時理性分析,查證資訊來源的可信性,避免羊群心態受到危言聳聽,應選擇接受資訊的次數及時間,宜同時留意正面消息。
‧ 與親友定時溝通,接受別人關心,互相支持。例如透過電話、電子視訊等保持聯絡,互相分享有用的物資、表達關懷等。
‧ 善用時間,令自己生活充實。例如做合適的運動,看書和電影或享受其他合適的個人興趣。
‧ 做鬆弛練習,放鬆身心。
‧ 建立正面想法,正面理解面對疫症挑戰的經歷。
■ 例如我可採取預防措施有效地保障自己、親友和其他人;
■ 疫症威脅是暫時性而非無了期;
■ 對平日能享有健康或有人關心自己而心存感恩;
■ 計劃日後可如何與親人相處,享受天倫之樂。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及衞生署

 

bottom of page